或者說根本不過癮。
除了高產高品質的特點,完全沒有半點神奇之處,看起來還是平平無奇,不夠驚艷。
于是又花了十多天的時間,創造出了多個全新的品種。
有適應垂直農業工廠環境的“矮稻1號”、“矮麥1號”、“矮豆1號”,其最大株高不超過30公分,生長速度快,雖然產量降低了四成,但收獲期縮短至一個月,同樣的垂直高度,這些矮桿品種,可以布置三層,分層密度增加三倍。
綜合來看,垂直農業工廠中,單位時間和空間內,矮桿品種的水稻、小麥、大豆,效益是高桿品種的3.6倍之多
當然這三款矮桿農作物,只是餐前開胃小菜,露一小手而已,合計都只用了一天時間。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稻米樹,耗時三天,推演成功。
玉米棒樹,耗時三天,推演成功。
風車棉花樹,耗時八天,推演成功。
在半個月不到的時間里,又創造出三種神奇、驚艷的植物。
“稻米樹,顧名思義,就是水稻長成了一顆大樹,大概有三米多高,樹葉一邊在進行光合作用,另一邊像是垂柳一般,結出大量的稻穗,如柳條般垂直而下,觸手可得,由于是喬木類植物,一次種下,常年收獲,不需要反復的播種收割,只要種下之后,每隔一段時間,甚至是每天,都能摘下稻穗,進行食用。”
“玉米棒樹的原理,也是一樣,讓玉米桿,長成一棵三五米高的大樹,同時長出十幾個、幾十個的玉米棒子,今天摘一個、明天摘兩個、后天還能摘,每天都能收獲新鮮且成熟的玉米棒,一棵樹都吃不完,只能拿去喂雞、喂豬牛羊,畢竟玉米只是一種粗糧,不適合人類經常使用。”
“風車棉花樹,這也是一種跟風車紅松樹類似的具有高經濟價值的植物,并且首次將藍星植物的基因,跟玄夢大陸植物的基因,結合到了一起,雖然都是雙鏈基因機構,但還是存在許多的不同,費了不少的時間,才順利的結合到一起。”
“同樣的,風車棉花樹,也是一種雙能量吸收植物,葉片不僅能吸收光能,也能在隨風轉動的過程中,吸收大量的風能,合成更多的營養,用于長出更多的棉花。”
“屆時每個棉桃里,都有一團哈密瓜大的棉花,全都是高品質的長絨棉,每顆十米高的風車棉花樹上,長出幾百上千團的棉花,一棵樹的棉花年產量,至少得上千公斤,帶來數千金元的經濟價值。”
“也能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便是專業的棉花采摘工人,都需要聘請一大批,每個工人就算每天采摘一顆樹,一個月也只能負責三十顆樹,即每三十顆的風車棉花樹,就能創造1個就業崗位,帶動下游產業的崗位更多,堪稱就業拉動樹。”
“另外風車棉花樹種的多了,到了冬天,葉片轉動發熱,也會帶來周邊環境溫度的提升,讓人感到更加暖和,乃至提高某一地區的近地表平均氣溫,改善生存環境,這一點,也如同風車紅松樹。”
還有!
風車棉花樹,自己是不會結出種子的。
只有張南這里,可以利用金色光粒,創造出風車棉花樹的種子,或者另創造出一款種子風車棉花樹,每年都能結出大量的種子,但這些種子種下去后,也是只長棉花,不結籽。
干什么?
給樹不給種?
居然做出這么無聊的事情,張南到底是想干什么?
自然是為了賺錢。
如果風車棉花樹,自己能結出幾千幾萬粒的種子,變成大片大片的風車棉花樹,那張南怎么賺錢?
可能只賣出第一批的種子,后面就無錢可賺了,成為了一錘子買賣。
而風車棉花樹的壽命,是可以超過上千年的,是長期的搖錢樹,張南卻只能賺到種苗錢。
再者也需要給種子融入白色光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