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人性太復雜了,各類人都有,也發生過不少的新聞和例子,證明她說的是對的。
……
1月中旬,星海市發生了兩件引人矚目的大事。
其一,新夏國第二座的巨型法師塔——星空塔,建造完工了。
較之于登云市的國家法師塔,星空塔的規格不僅絲毫不小,內部空間更大,可容納的人數更多。
且在第一座國家法師塔的基礎上,做出了大的改進18項,小的改進9000多項,不論是功能性、舒適性、安全性、性價比等各方面,都比國家法師塔更勝一籌,給人的感覺更香。
此外星空塔的外部,集成了一條大型的電磁彈射軌道,可以將10噸級~100噸級的空天飛機,加速彈射到太空,末端速度可達3馬赫。
即星空塔也可充當航天發射裝置使用。
以及各種各樣的新功能,為以后更新一代法師塔的發展,指明了一個清晰的方向。
第二件事。
1月26日,硬件投資超過百萬億的星海學院,宣布建成開校,將招募各類教職人員萬名,每五年招生15萬名。
按理說,這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新聞,就一所學校而已,雖然學費全免,雖然硬件配置極高,但一所沒有什么底蘊的新學校,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但1月30號,星海學院教師招募與自主招生考試,幾乎同時進行。
星海市陡然涌入了上千萬的人流。
有三百多萬,是前來應聘教師,競爭那五千個的教職名額,通過概率只有千分之一。
有六百多萬,是想成為星海學院的學生,競爭那五萬個的入學名額,通過概率不到1%,比考入名牌大學的概率還低。
實際上,有媒體記者發現,前來報考的數百萬學生中,居然有兩百多萬,是其他大學的學生,不少就是名牌大學的天之驕子,他們拋下原來的學業,或請假或曠課,如同出軌一般,想考入一所新開的學校,完全不考慮原來學校的感受。
考場門口。
面對眾多記者的采訪鏡頭,不少學生或戴著口罩,或用手遮擋臉部,面對記者提出的“為什么拋棄母校,過來報考星海學院”的尖銳問題。
“可以打馬賽克么?不打馬賽克我拒絕上鏡。”其中一名學生道。
“后期會給你打碼,能說說你為什么這么做么?”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要能進入星海學院,就算登云大學的學歷,我也愿意放棄!做選擇太重要了,好的選擇,受益終生,事半功倍,差的選擇,碌碌無為,就此平庸下去,為了進入星海學院,我愿意付出任何可能的代價。”
這位學生理直氣壯的道。
他的言論在網絡上造成巨大的影響,引發了對他的輕度網暴和人肉搜索,但依然有超過40%的網民,認為他的選擇沒有問題,就是有點渣,不夠忠誠。
而在私下里,不管是年輕學生,還是大齡網友,都很少用‘星海學院’,來稱呼這所大學。
更多的用‘開掛學院’代替這所學校的稱呼。
沒過多久,星海學院內出現的大量開掛現象(其實就是作為見面禮,張南給每位學生強化了1000單位生命能而已),更證實了‘開掛學院’實至名歸。
日后,在全國統一高等考試的錄取分數線排名中,星海學院都排名第一,將一眾名校擠了下去,當然這都是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