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由易到難的原則。
魔法管道的直徑,一開始搞不了五百公里這么大,那么先搞個500米直徑的,需要的魔法師數量,最多十萬左右,平均實力不必太高。
此外在靠近無盡荒原的地面,還是用了幾十天時間,建造了一個三百公里長、五百米高的長方形喇叭口管道,延伸到十萬米高空,再讓魔法師們,“拼接”上一段魔法結界管道,最終導向晶壁破洞,讓土壤噴流,射向藍星殘核方向。
10月下旬。
抽取試驗開始了。
無盡荒原之上,沙塵暴漫天揚起。
有意的操控下。
朝著那座巨型的金屬喇叭口而去。
而金屬喇叭內,也有無數的綠色光粒亮起,加熱土壤顆粒,讓其不斷的加速,朝管道上方而去。
百米每秒。
一倍音速。
兩倍音速。
五倍、十倍、二十倍的音速,不斷的加快速度。
通過上萬公里長的管道,最終以接近三十倍的音速,離開管口,化為一道道、一串串、一點點的流光,奔向藍星殘核。
壓力差形成了。
虹吸效應出現了。
如同抽水一般,管口附近,出現了一個強大漩渦,地表的疏松輕質土壤,開始被大批量的吸入。
出口流量則不斷的增大。
一千萬噸/秒。
一億噸/秒。
十億噸/秒。
達到一百億噸/秒的極限流量,隨后便很難提升——因為產生的后作用力太大,魔法師們有點吃不消。
乘以每天86400秒的時間。
即一天內,便可抽取864萬億噸的土壤物質,前往藍星殘核。
這相當于每天五十五億億噸的0.157%,只要以后把管口直徑,從五百米擴大到五百公里,便可以實現每天運送五十五億億噸的效率。
不過!
如果不改變管口直徑,而是把輕質土壤顆粒的密度提高三百倍,出口速度再提升兩倍,不用擴大管口直徑,也能達到需要的效率。
且還得避免后推作用力過大,故而不能再用光能加速。
怎么辦?
魔法。
使用土系魔法,將抽取過來的土壤顆粒先進行壓縮,再利用精神力,帶動其加速,讓出口速度超過五十倍的音速。
張南親自操作,輕松實現了一百倍的壓縮效果。
速度很難提升,只能繼續保持三十倍音速左右。
還得精細操控,不讓土壤接觸到魔法管道的管壁,從而避免產生強大后推力。
地面喇叭口附近,也出現無數的工程機械,將大批的土壤,推到管口近前,增加土壤的供應。
一系列的措施下來。
最后的最后。
輕質土壤的最終抽取效率,達到了近10億億噸/天的程度。
是要求效率的五分之一左右。
夠了。
目前而言,這個抽取效率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