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不科學?
是因為用科學的力量,無法辦到這樣的事情。
不可能做到以每秒上萬億噸的效率,噴射出那么巨量的物質流。
畢竟某些黑洞吞噬星云的過程中,每秒噴發的物質量,也不一定有這么多。
但有人卻做到了。
且發生在她的眼前,親眼為之見證。
“走,去藍星殘核那邊,馬上出發!”
愛蓮娜當即雷厲風行的道。
“院長,現在就走,粒子對撞實驗不做了?”
助手小曾問道。
“不做了!”
愛蓮娜搖頭:“我要去見見護國之柱……或許打破僵局的辦法,就在張叔叔哪里。”
常規方法是不成了。
按部就班的話,可能幾十年、幾百年時間,她都不一定能破解那個終極的難題。
打破常規、不走尋常路的話,則可能更容易得到答案。
雖然這種心態有點浮躁、有些急于求成,不符合科學規律與邏輯。
但她真的等不了了,被折磨的受不了,只能病急亂投醫般,不管行不行什么路子都要試一下了。
“是,院長!”
真理探索號啟動尾部的等離子引擎,調整航向,朝藍星軌道區域而去。
……
11月10日。
張南感覺那么搞下去不行。
他不可能一天24小時的操作,不休息不睡覺的釋放魔法,為了加快抽取效率。
就算他是真神,也扛不住這種工作強度。
所以土壤運輸工作,又做出了一定的調整。
每天只抽取八個小時。
但管道末端直徑,增加到一千米。
意味著截面積增加了四倍。
只要讓土壤噴射速度,壓縮率保持不變,每天只工作八小時,效率卻比工作24小時還高。
還有充分的休息恢復時間。
新夏大陸那邊的無盡荒原,也有時間將大批土壤,運輸堆積到喇叭口旁邊,方便進行抽取。
由此可見,八小時工作制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不是因為某些群體良心發現了,才推出這么一個制度,而是這樣安排,工作效率最高、產出最大、可持續性最好,假如某天又發現十二小時或二十小時工作制更好,能把項目快速干完,張南也會延長自己的工作時間,咬咬牙拼命。
更不必說某些群體。
故而許多現象存在的原因,其實用五個字就能解釋清楚:利益最大化。
這天下午。
暗色太空中。
一艘巨型的科研飛船,減速著靠近了過來。
真理探索號。
愛蓮娜過來了,提出了見面的申請。
“哦,小愛,好久不見。”
張南忙完手上的工作后,在夢幻家園號上,見到了乘坐擺渡裝置,進入到家園號內的愛蓮娜。
家庭式的會客廳中。
坐在對面沙發上的愛蓮娜,外面批了件白色的大褂,里面穿著一身灰色的套裙,玲瓏曼妙的身材,精致漂亮的五官,戴著眼鏡,散發出知性科學家的氣質,以及沒有特意打扮自己,和一頭凌亂的金色短發,卻依然給人一種驚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