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件事情結束,就該下朝了,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御史走了出來道:“陛下,臣有一個小故事想要分享一下。”
“一個小故事...?”李佑看著眼前的御史臺的這位御史,嘴角微微抽了一下,御史臺權利可是很重,現在居然用來講故事,這故事可能大有深意,所以李世民點頭道:“準...!”
被李世民準了以后,就聽那位御史微微的道:“魯國宰相公儀休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一次魯國宰相公儀休下朝回家,見妻子居然在織帛,這讓公儀休十分的生氣。
而且,過了一會,公儀休吃飯的時候,又吃到了自己菜園種的葵菜,更加生氣。
妻子就很詫異,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的相公會生氣。
后來公儀休告訴自己的妻子:“我已經有了俸祿,足夠養活全家,怎么又去同織婦、園公爭利呢?”
陛下...臣認為公儀休說的很對,爾好誼則民向仁而俗善,爾好利則民好邪而俗敗”。
做官的人愛好仁義,官風正,民風也正;做官的總想發橫財,官風壞,民風也壞。廉明的清官是政權穩定的一種因素,**的貪官是政權崩潰的基因之一。
漢武帝以古代賢人為鑒,認識到地位越高的人,榜樣的力量越大。
而我們此時的大唐,就有一位皇子在做著不好的榜樣,雖然他已經沒有了王位,可是他依舊是皇子,他聚斂了太多的財富,讓朝中人心惶惶,臣懇求陛下,將皇子李佑之肥皂香皂產業收歸朝廷。
可以每月三百貫銀錢,彌補皇子李佑的損失。”
此話一出,朝中大臣全都紛紛一怔,真的是他嗎的好毒呀,想要用一月三百貫換取肥皂和香皂的產業,真的是夠陰損呀。
不過...雖然陰損但是好像卻有好處,只要香皂和肥皂的產業收歸朝廷之后...那么就變成朝廷的東西了,而朝廷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東西,好處也就自然而來。
這讓大臣們都不動聲色了起來。
“父皇...!”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胖子按捺不住了,胖子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魏王李泰,要知道李泰有人有權,但是錢卻不多,如果可以獲得肥皂和香皂這個財權,那么李泰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而只要肥皂和香皂可以收歸朝廷,那么他李泰就是很人分,也可以拿到六成。
所以李泰有些迫不及待了:“兒臣認同崔御史的上表,食祿者不與民爭利...五弟皇子不管他有沒有爵位,他都會成為一個榜樣。
作為一個榜樣,特別是官員的榜樣,他就不得從事私人營利活動,因為這是官員們清正廉潔的一個重大保障。
如果由于五弟他的行為獲取了大量的錢財,引起了其他官員的效仿和認同,那么對大唐的影響就會很大,所以兒臣附議...!”
等李泰說完,一邊的唐儉都急死了,他和李佑的關系現在很好,而且李佑對他很好,去了給錢給東西,這個時候,看著這群別有用心的人想要謀奪李佑的產業,你說唐儉怎么可能不急。
但是唐儉太精明了,他感覺這次的事情并不是一次單純的事情,此時他要出頭的話,一定會被人記恨,他在衡量利弊,好在就在唐儉衡量的時候,李承乾往前邁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