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鐵?”李佑一愣。
“哈哈...想不到吧...!”祝緒凡笑著看向李佑等人,跟著露出了得意的神色道:“馬蹄鐵據說是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就已經普及了,而網上沒有找到中國馬蹄鐵的歷史,有人說是西漢,有人說是南北朝,也有人說是元朝。
那么到底馬蹄鐵是什么時候普及的呢...?”
“這個我知道...!”忽然,一邊的徐藝笑道:“就在前段時間,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一處鮮卑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時,發現馬蹄釘等珍稀文物,為國內最早使用馬蹄鐵提供了實物證據。
此次發掘面積1400平方米,清理房址2座,灰坑10余座,出土了一批陶器、鐵器、石器、動物骨骼等遺物。
這就說明鮮卑早期馬蹄鐵已開始使用了,所以大唐是有馬蹄鐵的,祝爺爺,你的獻上馬蹄鐵就會被人笑話的。”
“是嗎...你們大家都這么認為的嗎?”祝緒凡看著其他三人問道。
“這...!”李佑和徐藝的爺爺面面相覷,李佑這個時候其實是懵的,因為他一直認為馬蹄鐵在大唐已經開始運用了,為什么這么認為,因為李佑看到大唐的馬匹都是有馬鞍和馬鐙。
李佑將馬鞍,馬鐙都想成了一個整體,但是懵是因為,他親眼看到過馬鞍和馬鐙,可是他卻并沒有親眼看到過馬蹄鐵。
看著李佑和自己的老朋友沒有說話,這個時候,祝緒凡淡淡的道:“小藝看的新聞我也看了,可是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小呼和格勒遺址是鮮卑人的遺址...考古人員除發現大量的幾何圖案之外,還有一些馬的圖案及氈帳及太陽紋的圖案,表現了鮮卑人游牧生活的場景。
而鮮卑是中國北方歷史上的一個主要民族,屬東胡族的一支,活躍于兩漢魏晉至北朝時期。鮮卑人沿著大興安嶺走廊一路西行并建立了北魏王朝。
但是大家要思考的是,在現代比如發現了某個東西存在,那么這個東西通過網絡,媒體,會很快被人知曉,但是在古代,你發明某樣東西,恰巧這樣東西又是十分的有用。
那么古代的人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一定會保密的,大興安嶺離中原太遠了,確實此時已經有馬蹄鐵出現了,但是只要中原沒有發掘出有力的作證。
那我就可以肯定,此時的大唐根本就還沒有馬蹄鐵,這也是為什么大唐消耗馬匹的數量巨大,建了那么多養馬場,卻依舊要向回鹖買馬的主要原因。”
李佑聽完之后,感覺十分的有道理,古代和現代不一樣,現代有什么發明,會立即通過網絡或者媒體廣而告之,可是大唐卻不一樣,也許游牧民族早早的知道了馬蹄鐵的好處,但是知道好處的游牧民族一定會恪守這個秘密,不讓中原知道。
所以祝緒凡的話是成立的,這一下李佑露出了一絲開心的笑容,因為他好像找到了一條可以給回鹖人致命一擊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