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份特殊,土匪強盜看見了公車,也是萬萬不敢劫道的。
否則上頭追究下來,地方各級官員為了保住烏紗帽,一定會盡全力剿匪。
除了經濟保障和安全保障,一旦具備進京會試的資格,原本貧寒的家庭也能夠立馬富裕。
身為未來的官員,地方上的地主富紳為了拉攏巴結,自然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好處,可能連寶貝女兒都能送上門,為的就是和這群未來官員搞好關系。
有著這么多的福利和好處,即便是寒門學子,一旦過了鄉試,就不可能再貧寒了。
可是大唐卻不是這樣,大唐的寒門學子一點都沒有得到朝廷的眷顧,一切都還要靠自己,別說公車了,他們上京的所有錢,都是家中省吃儉用的錢,這些錢還不是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們上京考試,百分之八十甚至是九十是落選的。
沒有了朝廷的正面支持和出面,寒門學子的價值很小很小,所以李佑他此時做的事情就顯得很幼稚,很傻,很天真,都說李泰喜歡文人,那么他為什么不去資助寒門學子。
我想很多人一定會認為資助寒門學子是一招好棋,花一點點的錢,就能得到寒門學子的心,何樂而不為。
但是事實上,這只是你的想法而已...朝廷不去大力的支持,僅僅是開了一個裂口,那么你在做這樣的事情,那就是很可笑的。
魏王李泰和房遺愛在一起的時候,兩人提到了李佑的這次資助寒門學子的事情,兩人一起用了兩個成語來形容李佑所做的事情。
第一個就是嘩眾取寵,其次就是得不償失。
嘩眾取寵就不用說了,嘲笑李佑故意的在曬自己的善良,而得不償失是什么意思,很簡單,那些寒門學子,現在你給了他幫助,但是只要他們考上了科舉之后。
娶一個豪門的妻子,那么他們就不再是寒門了,以前李佑的那些善行就全部變成了寒門學子的污點,反而有些成為豪門女婿的寒門學子還會刻意的去擦拭這段不光彩的過去。
這也是為什么李泰和其他的世家門閥,都沒有去做資助寒門學子的原因,沒有什么價值,那些出頭的寒門學子太少了,如果真的有人出頭了,直接將那個寒門學子給變成自己人就可以了,很簡單呀...!
但是...李佑做的事情又并不是那么的一點意義都沒有,至少花了一點錢,他收到了兩個人的好感,第一位就是唐朝的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是想大力支持寒門學子的人,只是,很多時候,李世民要考慮的東西有很多,所以他能做的就是開一個裂口,其他的李世民暫時還無能為力。
因為此時的大唐,還有五姓七望,還有關隴集團,和他自己建立的山東集團,他不可能直接將這些都推翻這些,所以他希望寒門學子可以出頭,但是卻沒有能力幫助他們。
李佑的做法,直接是挑中了李世民的心,就在第二天,李世民就下令,將宮中的很多藏書送到了李佑建立的暫時安置寒門學子的竹屋。
而送來這些藏書的,就是那位從寒門走上來的官員馬周...!
..................................
馬周是寒門學子的代表,馬周是真正的寒門,家中沒有任何當官的父輩,而且家境貧寒,馬周幼年失去父母,尤其精通《詩經》《左傳》,長大后因放蕩不羈而不被鄉親尊重。
武德年間,補授博州助教,每天都飲酒,不把講授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