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
霍尊疼的往下一蹲,霍繡繡等人立即圍了上去,何清楓看著這一幕微微得點頭,今日的震懾已經夠了,何清楓很清楚,李佑不想將這件事情給鬧大,粘竿處說到底,只是一個親王私自指定的機構,不宜將事情鬧得太大。
“是個漢子...!”何清楓看著霍尊直接扔了一瓶金創藥過去:“此事一筆勾銷,如果想要報復只管來找我粘竿處,不過,江湖事敢牽扯皇族和朝廷命官,那就是你們草莽的死期。
容許你在長安外養傷,因為很快,你就會看到你的主子要倒霉了...我家殿下說了,柴令武必須得到懲罰,停下來看看,你們得罪了一個什么樣的人。”
說完,何清楓一個手勢,所有人十分的有序的撤出了寺廟之外,看著本來嘈雜的寺廟之外,不一會就撤的干干凈凈。
霍繡繡抱著霍尊大聲的哭泣,而此時的霍尊雖然想要安慰自己的妹妹,但是失去一條手臂的他也是終于頂不住,很快就見霍尊直接昏死了過去。
何清楓十分的厲害,他利用這次殺雞儆猴,一下就將粘竿處的名給立了起來,雖然說這個粘竿處并不是朝廷的機構,但是粘竿處監察江湖,卻得到了江湖的默認。
以后大唐的江湖只有出了什么事情,粘竿處就會第一時間出現,有的時候大唐的官府還會和粘竿處聯合行動,這也體現了粘竿處被大唐官府的認可。
有人一定會問,粘竿處后面會不會被李世民發現,這個說真的,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不但是粘竿處李世民知道了,就是李明達被綁架的事情也被李世民給知道了。
直接將李佑逮過去罵了一頓,不過,也正是因為李世民緊張李明達,所以對李佑成立了一個監察江湖的機構也給予了肯定,李世民不想將注意力分散到江湖之中。
但是唐朝的江湖也確實存在,唐代任俠成風,為江湖社會的出現奠基,游民社會形成了很多基礎性的觀念,游民和俠客群體的觀念也對唐代“江湖“觀念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并且這江湖社會崇尚武力,游民群體有強烈的反社會性、富有主動進擊精神、接納了傳統文化部分陰暗面,還具有濃厚的幫派意識。
把一個游民推向江湖的頂峰往往依靠暴力化。沒有“道德“這一層溫暖的外衣后,江湖社會赤裸裸地暴露出恃強凌弱的本質。
唐代俠客也有嗜殺的特點,甚至將這種行為視為一種另類的“時尚“:“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李白《蜀道難》)詩句折射出俠客們殘忍、輕賤的生命心態,他們將嗜殺視為值得效仿的行為,而江湖卻將這種行為視為“古今所無“的俠義行為。
嗜殺只是江湖豪俠殘暴性第一個層面,更甚者嗜愛吃活物和人肉。
從某種程度上說,嗜殺和嗜血都是出于游民的生存需求,而不是他們的本性,游民為了立足于江湖有時不得不對敵人采取殘忍的手段。
李世民也是從草莽之中走出來的,當年瓦崗寨,李世民是很了解的,所以李世民對于李佑弄出一個粘竿處來監察江湖,這是讓李世民滿意的,而且這還不用自己廢人力物力,這樣李世民可以將自己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自己需要投入的地方。
所以最后李世民對粘竿處給了一個默認,甚至李世民在知道了何清楓是粘竿處的首領之中,賜給了何清楓一個銀魚袋,表彰何清楓處理了霍尊。
這一下直接是讓粘竿處有了那么一點朝廷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