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事情如果有消息的話,給我也說一聲。”魏定波表示自己對城外的情況,還是很關心的。
“看情況允許不允許。”
“好。”
從石熠輝這里離開,魏定波就朝著家里走去,今夜連著見了周義和石熠輝。
只是獲得的消息用處都不大,沒有必要和組織匯報,畢竟周義從城外打聽到的消息,組織肯定是知道的更加清楚,打聽的更加全面。
不過有一點需要告訴組織,那就是軍統這里,沒有得到作戰計劃,讓組織也不用等了,更不需要去找他們開口索要。
回到家中馮婭晴還等著他吃飯,兩人吃完飯之后,魏定波將這件事情書寫下來交給馮婭晴,讓她明日送給房沛民。
晚上馮婭晴在房間內查看了一下,發現這個情報算不上重要,畢竟只是告訴組織軍統沒有掌握作戰計劃罷了。
將魏定波書寫的信封燒掉之后,馮婭晴第二日就去見房沛民,將消息傳遞上去。
房沛民聽完馮婭晴的講述,心里覺得現在很麻煩,日軍封鎖糧食的做法,已經是讓城外的抗日力量舉步維艱。
原以為能得到他們詳細的作戰計劃,能從中找找突破口,看能不能將這個僵局打開。
但現在看來,這個計劃是落空了。
馮婭晴并不知道城外現在的情況,她開口問道:“作戰計劃很重要嗎?”
房沛民點頭說道:“城外現在形勢不容樂觀,日軍當時打算城內城外兩處開花,城內被我們識破陰謀,算是及時止損,他們便想要在城外大做文章。”
聽完房沛民的解釋之后,馮婭晴也明白城外現在的情況,她說道:“魏定波應該是沒有調查到有用的消息,不然應該會選擇一起匯報。”
“這一點我明白。”房沛民說道。
“沒有糧食,不是長久之計,日軍這一招可謂是陰險。”
“是啊,城外已經多次聯系組織,想要尋求解決的辦法,現在卻沒有合適的手段。”
“能不能從百姓這里,想辦法籌集一些糧食?”馮婭晴問道。
百姓基礎是抗日的必備條件,而且百姓的抗日熱情也很高漲,能幫忙的時候肯定是不會含糊的。
“日軍將百姓的口糧控制的很死,百姓都是勉強度日,如果我們這個時候還從百姓手中拿糧食,那就是要百姓的命。”房沛民說道。
保長以及村內的親日派人員,不讓百姓給抗日戰士支援糧食,但是其實如果想要籌集,還是能想到辦法的。
組織之所以不這樣做,是因為知道百姓手里沒有糧食,將糧食給了抗日戰士,那么百姓吃什么?
一家多口人,難不成都要活活餓死?
而且就算是你給了百姓錢,百姓也沒有辦法去買糧食,保長和日軍等人會嚴防死守。
如果發現,百姓的下場肯定不會好過,日軍定要殺雞儆猴。
正是因為如此情況,組織在城外的抗日力量,哪怕是面臨如此挑戰,都不能再從百姓這里籌集糧食和收購糧食,不能給百姓帶來滅頂之災。
這是組織非常嚴明的紀律,馮婭晴同樣心知肚明,敬佩組織紀律的同時,對城外戰士同樣非常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