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組織方面已經找到運輸渠道,且還成功了一次。
那么魏定波此刻就沒有再和房沛民,多聊軍統方面的事情,畢竟結果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要么就是清白,要么就是撤離。
而且撤離計劃早就做好了,路線什么的也準備妥當。
所以魏定波將話題,放在了加野太郎這里。
聽到魏定波詢問,房沛民說道:“確實是組織的人。”
“送的是什么?”
“日軍的作戰計劃,兵力部署,和進攻路線。”房沛民說道。
難怪日軍追查的那么嚴格,這是將日軍的作戰計劃給竊取了,這對前線戰斗至關重要。
“組織已經拿到情報了?”魏定波問道。
“還沒有。”
“為什么?”
“因為組織的同志,已經犧牲了。”房沛民說道。
確實在路上,有人犧牲,但是在這個人身上,沒有找到情報啊。
所以日軍認為,情報是被組織同志,交給了另一個人。
但是聽房沛民的意思,好像沒有這個人存在。
果然,房沛民解釋說道:“負責這個情報的,就是組織的這一名同志,再無其他人。”
“不應該啊。”魏定波說道。
“所以現在組織也很奇怪。”
“情報難道被扔了?”魏定波猜測。
“不會的,根據你提供的線索,組織同志最后其實是自殺,則證明他心中已經沒有牽掛,甚至于是要保護情報,和保護拿著情報的人。
若是沒有安排好身后之事,組織的同志不會輕易言死,肯定會有諸多牽掛。”
房沛民的解釋,魏定波是認同的。
他當時也是這樣分析的,組織同志既然選擇犧牲,肯定是情報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起碼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是得到了后續的部署。
“沒有其他的組織同志,和他接頭嗎?”魏定波問道。
“并沒有。”
“這就奇了怪了。”
沒有組織的其他同志,和他接頭,他是怎么處理情報的問題的?
這個消息房沛民知道的更早,所以說他之前就已經考慮過,現在便開口說道:“有沒有可能,在情急之下,將情報交給了其他人。”
魏定波認為有可能。
畢竟換位思考,若是魏定波面對這個問題。
雖然情報重要,不能隨意交給別人,但是自己都要死了,那么你死了,情報肯定落入日軍之手。
你嘗試交給其他人,還有可能有一線生機,雖然也很渺茫,甚至于會多害死一個人。
但是如果這個人同意,魏定波也會選擇將情報交給他,畢竟必死之局,魏定波能做的就已經不多了。
“可是誰敢要這個情報呢?”魏定波問道。
你交給對方東西,肯定要說明白,不然日軍搜查那么嚴格,傻子都知道是日本人要找的東西。
普通的老百姓是不敢的。
那么肯定是你說明白了,對方還敢,才能完成這樣的安排。
房沛民說道:“有沒有可能,是組織同志,自己發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