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武器,非常重要。
現在能無聲無息的截獲,就是非常不錯的收獲。
日軍不是沒有想過,接二連三這樣,地下黨會不會發現?
從而懷疑于師孔?
當然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于師孔打入地下黨之中,只要完成這一項任務,就已經足夠了。
幾年的準備工作,完全物有所值。
這可是細菌武器啊!
一個情報人員,一生完成一次,也就夠了。
所以說日軍不怕于師孔暴露,只要能多截獲幾次,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是正是因為他們想要多截獲一次,那么組織才有機可乘。
學校救助會的貨物,日軍在路上可以搜查,而且合情合理。
組織就算是有同志跟隨,也沒有辦法阻止。
但問題在于,日軍只是搜查嗎?
并不是。
日軍是要偷梁換柱。
他們要用準備好的藥品,將組織藏好的藥品換出來,且還要和組織之前藏的一模一樣。
這個工作量是很大的。
畢竟日軍也擔心,組織在藥品的藏匿上,做機關陷阱,他們不注意的話,就會留下隱患。
所以每次都格外的小心,必須要復原到一模一樣。
但是當有組織同志跟隨的時候,日軍還能有如此富裕的時間嗎?
是沒有的。
他們必須要爭分奪秒,不然組織同志,肯定能看出來端倪。
到時候不管是他們將組織同志抓捕,還是組織同志跑掉,這件事情都會敗露。
那么日軍還從什么地方截獲藥品?
他們現在拿回去的細菌武器,連一半之數都沒有,日軍根本就不敢松懈。
所以說組織想要的效果就是,日軍只能更換于師孔告訴他們的藥品,從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搜查全部的貨物。
畢竟日軍和于師孔配合行動,都已經成功了三次,他們也算是有默契了。
因此可能也不會搜查的太仔細,畢竟如果你搜查的太仔細,卻還是沒有搜查到地下黨藏匿的貨物,反而是讓他們運送離開,這不是同樣奇怪嗎?
根據這些組織猜測,前三次的搜查,或許也是不太嚴謹。
畢竟嚴謹,卻搜查不到,這不假嗎?
“組織還有兩次機會,這一次算得上一場豪賭,如果失敗的話,組織接下來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了。”魏定波說道。
“不容失敗。”房沛民斬釘截鐵的說道。
既然決定鋌而走險,這一次就必須要成功。
“那我就等組織的好消息。”魏定波說道。
“你這里自己小心一些。”
“放心。”
明白了組織的計劃,魏定波心里也開始期待起來,原以為只能試探于師孔,未曾想組織是打算借力打力。
日軍封鎖如此嚴格,想要將藥品運送出去,難度很大。
軍統都束手無策,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不然組織這里,也將陷入困境。
組織的行動很快,說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