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的話的的確確說到了不少人的心坎當中,不過大家伙并沒有完全被忽悠,他們當中很大一部分人的確接受南下,但不會接受跟朱慈烺在京城拼命,因此一時間并沒有多少人愿意主動站出來。
對于這種情況,朱慈烺自然早有準備,因為眼下的這一套說辭就是老朱傳授給朱慈烺的,畢竟在認識人性方面,朱慈烺雖然也算的經歷兩世,可是前世終究只是一個私企小白領,眼下雖然融合了朱慈烺原本的記憶,可是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供成長,自然不可能比不上跟著兵卒們一起親自經歷過來的老朱了。
老朱在腦海中敦敦教導道:“帶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明白一點,人一旦上了戰場,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小心思,有的人想打,有的人想跑,怎么把他們擰成一股勁,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你得站在他們那邊去考慮問題,要明白他們到底為什么要這么做.......小子,打仗沒你想的那么簡單,但是也沒你想象的那么復雜,無非就是一點,你得給他們一份生的希望,然后給錢才有效果。如果是一場必死的仗,你以為光給點錢就有用嗎?”
“而等到他們一旦接受了這個希望,還會放棄手中的銀子嗎?”
.......
朱慈烺冷笑一聲,當下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锏,道:“如果你們不敢打沒關系,但是你們手里的銀子,將來一定會被大順軍奪走,他們眼下已經在多省進行追贓助餉,到時候自然會包括京城,眼下我發給你們的錢,到時候肯定會被李自成奪走,發給闖軍了!”
一老一小二人無聲地冷笑著,而此時校場當中人群一片卻是嘩然,聲音開始從小變大,對于絕大部分人而言,最難接受的事情從來都不是絕望,而是先給他們希望以后,再突然給他們絕望。
因此朱慈烺表面是給他們錢,讓他們為大明打仗,可實際上卻通過這些許諾給他們描繪了一個更好的未來,讓他們為了自己的未來打仗——更何況手里還有沉甸甸的銀子呢,就算想花,那也要逃出京城才能花!
人群中一片嘩然,內校場的聲音開始從小變大,兵丁們終于開始正視起眼前的問題,現在可不是保衛大明朝了,而是保衛自己現有的財產和將來的財產。
而這也十分符合老朱的那一套,天底下適合當兵的人永遠不是那些一無所有的流氓地痞,因為他們毫無牽掛,隨時都有跑路可能,真正愿意死戰的永遠都是那些有一大家子以及有一定產業的人,他們就算是死,也不會讓這些美好徹底毀于一旦。
因此,先是發銀子、畫大餅,再到最后的一招殺手锏,老朱對人性的掌握幾乎到了一個十分可怕的地步,當然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明末的混戰中獲得最后的勝利。
眼看著朱慈烺的所有表演結束后,一旁的吳襄輕輕點了點頭,他十分欣賞地望著朱慈烺,對一旁的吳三輔道:“三輔,當年為父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都已經三十多歲了......其實這世道啊,靠的并非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你明白嗎?”
吳三輔臉上泛起了一絲苦笑,像朱慈烺這樣的怪胎,還真不是一般人能預料到的.......此人的做事原則簡單明了到極致,那就是干活你得好好干,如果不老實就對你不客氣,但是只要你愿意干,你不用擔心自己的妻兒老小,也不要有什么后顧之憂——爺全給你兜著!
出來打拼的,不就是講這個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