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這么多的有利條件匯聚起來,才使得大清的入關成為了大勢所趨。
可是有了朱慈烺的改變之后,眼下的情況則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至少清廷眼下入關是**裸的入侵,沒有了那一層為崇禎報仇的幌子,使得沿途的明廷官員們并沒有公然站在清廷這一邊,他們在選擇觀望。
因此,眼下多爾袞面臨了兩個選擇,要么繼續跟之前幾次入關一樣,沿途搶劫一把,然后返回盛京,要么就是繼續按照先前的計策,朝京城出發,選擇同大順爭奪天下。
前者沒有風險,可以撈上一把,但是也就只限于撈上一把。
后者雖然有風險,可如果能夠成功,那么有機會問鼎天下。
過了片刻之后,洪承疇也趕到了灤州府衙,向多爾袞行禮之后,在知道了范文程來帶的消息后,眉頭緊緊皺起,似乎陷入了沉思。
多爾袞道:“洪承疇,你覺得我軍是否應該繼續進軍?”
洪承疇臉色沉凝,他抬起頭道:“眼下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攝政王絕不能輕易放棄,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
范文程也連忙拱手道:“攝政王,亨九說得正是這個道理,眼下我大清兵強馬壯,正是進取中原的絕佳時機,若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流寇便止步于此,豈不可惜?況且眼下李自成剛剛攻破京城,立足未穩,更是大肆拷掠明朝降臣,如今人心盡喪,人人期盼攝政王如同期盼甘霖一般,望攝政王能早下決斷!”
這倆老漢奸一唱一和,考慮的自然不僅僅只是八旗的得失,他們急切地希望能夠通過大清入主中原來洗白自己,因此在這個緊急的關頭,自然不竭余力。
“好!二位說得有理,入主中原乃我大清當下要緊之事,真要錯過了只怕將來后悔也晚了.......不過此事需要仔細商議一番.......”
是夜,灤州府衙內燈火通明,清廷高層匯聚一堂商議此事,他們終于決定要沿著原來的計劃進攻京師,并且針對如今的對手李自成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務求一戰而勝。
四月初十,經過范文程和洪承疇二人的手筆,多爾袞在灤州發布了《討賊興明詔》,在這個詔書當中多爾袞宣布要為大明討伐闖逆,并且宣稱要同沿途的明廷官員士紳團結一致,以討賊為首要之事,待到功成之日,便迎接崇禎皇帝還都。
不得不說,范文程和洪承疇十分精準地把握了此時直隸地帶部分漢人官員士紳的心理,他們一方面因為利益受損而怨恨大順,另一方面也知道明廷大勢已去,可只是因為民族大義這一節關隘不能直接投靠清廷,而眼下《討賊興明詔》發布之后,他們心中便再無阻礙,便直接選擇投靠了清廷,甚至準備出兵為清廷前驅。
而這一份《討賊興明詔》的發布,也就意味著清廷與大順之間再也沒有了和緩的余地,一時間直隸的氣氛重新變得凝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