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說,但是早有準備總是好的。”
“對。那……還是這么安排,你查找資料,我來玩游戲。我越來越覺得你之前的猜測沒錯,組織肯定是要利用這款游戲傳遞情報,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接到任務。”
“不用著急。”
陸林北先吃飯,期間搜集網上的消息,飯后細讀。
飛船降臨受關注的程度僅次于星球繼承人之死以及一對明星夫婦的離婚傳聞,大多數人對此表示歡迎,以為是難得一見的奇景。
陰謀論向來不會缺席,這次大都集中指向大王星。
七大行星當中,大王星綜合實力最強,它的名字來歷是星際史上的一段趣味。
各大行星的人類恢復交流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給星球命名,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每顆行星上都有成百上千個農場家族與各類公司,彼此間合縱連橫,本土就已打得頭破血流,想做到一致對外,難上加難。
經過多輪協商,行星代表決定,以人數最多的那個姓氏為星球暫時命名,正式名稱留待以后再說。
即使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決定,執行得也不好,大家族利用權勢修改數據,從而取得命名權,比如翟王星。
更麻煩的事情是有兩顆行星重名,人數最多的姓氏都是“王”。
爭吵幾次之后,人數更多的那顆行星,決定叫“大王星”,意思是王姓人更多一些的星球,至于會被誤解為其它含義,不是他們的錯誤。
另一顆王姓星球順理成章應該叫“小王星”,可代表拒絕,經請示之后,自稱為“名王星”。
其余五大行星的代表,看出了問題,于是紛紛改名,在姓氏后面加個“王”字,翟行星變成翟王星。
行星初創時代,規矩還沒有建立,即便是行星代表,做事依然草率,充滿孩子氣,等到約定俗成,沒人再想改名了。
大王星人口眾多,發展也最快,尤其是擁有最為龐大的宇宙船隊,掌控近乎一半的星際交通系統,也是星聯總部所在地。
星聯雖然是一個松散機構,大王星卻擁有強大的實力,而且是唯一擁有統一政府的星球——以地球時代的標準來看,還是不夠“統一”,但是放在七大行星當中,它至少能發出單一的聲音,鮮有內部干擾。
這些背景知識,陸林北早就學過,他專注于近一年來的消息,發現大王星與各大行星的聯系明顯增多,會談頻繁到新聞都不怎么關注,往往是一條極簡潔的通告。
在尋找刺客幕后可能的主使者時,他曾將“星聯”排除掉,現在又將它加入,與五個最受懷疑的極端組織并列,并在后面加上“大王星”的注解。
他擅長分析數據,問題是缺少足夠的有效數據供他分析。
正在玩游戲的陸葉舟什么都不缺,高興地宣布:“剛剛消滅一家領主,奪得不少戰利品,你和你的小兵可以升級裝備了。你有收獲沒?”
“還沒有。”
體內芯片發來通話請求,提示是陌生人,陸林北能猜到這是誰,在自己耳朵上輕撥一下,立刻接通。
果然是枚千重的聲音,“不用我爭取任務,任務被扔到我頭上了,刺客的事情還沒完,飛船與此有關,你和葉子速來應急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