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林北搖頭道:“謝謝,我剛剛吃過飯,不需要任何飲料。”
兩人回到沙發區,對面而坐,相隔四米多一點,中間橫著一只巨大的茶幾,完全可以當成一張硬木床。
“我早就聽說過陸……先生的事跡,很想跟你聊一聊,今天總算如愿。”董添柴對稱呼有點拿不準。
“我也很早就聽說過董博士的大名,從來沒想到能有機會與你見面。”
“你看過我寫的論文?”董添柴眼睛一亮,他極不擅長客套,如果能直奔主題,談論研究內容,會讓他自在許多。
“很遺憾,我主修地球歷史,董博士的論文太專業,我沒有拜讀。”
“地球歷史?你是學這個的?”
“是啊。”
陸林北以為又要遭到嘲笑,董添柴卻在沙發上往前蹭了蹭,縮短幾厘米的距離,認真地問:“你對地球歷史的哪一段最感興趣?”
從來沒人問過類似的問題,陸林北一愣,居然不知道如何回答,過了一會才說:“我對有關消費的內容比較感興趣,不在意是哪一段。”
“消費?”董添柴的眼睛更亮,又往前蹭了蹭,坐在沙發邊上,“你挺奇怪,大部分人喜歡歷史關注的都是政治、軍事、人物,像你這樣的學生應該不多吧?”
“不多,也不算太少,消費屬于商業史的一部分,我關注它主要是因為比較容易出成果,方便寫論文。”
“天才”顯然聽不懂“容易”與“方便”的意思,而且也不知道掩飾,疑惑地說:“有關地球歷史的典籍浩如煙海,寫篇論文很難嗎?”
陸林北避開這個話題,問道:“董博士想見我,是對我進入網絡的能力感興趣吧?”
董添柴挪回沙發里面,“不是,人機工程在地球時代奠定基礎,人類大腦與網絡連接在技術上早已不是難題,麻煩在于安全保障與倫理爭議,你繞過了這兩點限制,但是從技術的角度看,并不復雜。我更在意你本人,如果相關情況準確的話,你似乎有兩個大腦。”
“兩個什么?”
“兩個大腦,當然,這是一種比喻,但是與事實的差異不會很大。你有一個普通的人類大腦,還有一個電子化、數字化的隱藏大腦,后者才是你進入網絡的關鍵。我想問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覺:進入數字世界之后,看什么都是一清二楚,一回到身體里,卻看不懂復雜的代碼?”
“我連簡單的代碼也看不懂。”
董添柴的興趣又被召喚出來,直接站起身,“果然如此,我一直在研究純粹的生物芯片,遲遲找不到突破口,想不到居然有人憑借自身做到這一點,陸先生,你是一個奇跡。”
“我不是唯一……”
董添柴一旦產生興趣,就再也沒有羞怯之心,繞過茶幾大步走來,“你是唯一,其他人要么退回普通大腦,要么變為單純的程序,只有你,同時保持兩種狀態。奇跡,真是奇跡!”
董添柴盯得太緊,陸林北小心地問:“不會有人劈開我的腦袋進行研究吧?”
“怎么會有人做這種事情?劈開腦袋,你的生物屬性就消失了,與那些單純的程序再沒有區別。嗯,請你跟我一塊去甲子星的研究院,那里有設備能對你進行全面的檢查與分析。”
陸林北終于知道“入侵地點”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