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三零二團撤回來休息吧,不用繼續埋伏在前面,敵人晚上不會來夜襲了。”克洛德吩咐安德斯少校去傳令,自己也下了圍墻往宿營地中間的帳篷行去。
看來志愿輕騎軍團后續大部隊是想和雷霆師團來場正規的攻防戰了,克洛德很討厭這樣的陣地攻防戰。這年代,依靠火繩槍和發射實心彈丸以及霰彈的火炮,誰也無法能確定自己一定會勝利。尤其是這個坎納斯公國退役士兵組建的志愿軍團還是個輕騎兵軍團,只要他們愿意付出一定的傷亡代價,還是能利用騎兵的迅捷突擊和集群突擊快速的突破防御陣地,將戰斗變成肉搏戰。
所以陣地攻防戰的傷亡一向比較慘重,不管是進攻方還是防御方都是如此,這點已經在長達五年的東部地區大戰中得到了證明。在最殘酷傷亡最慘重的里莫德拉公國的陣地攻防戰中,就是以善攻聞名的禁衛軍團也近乎是損耗了大半的部隊,補充了好幾次的兵力,別的二線軍團就更不用說了。為期五年的大戰中,奧維拉斯王國所損失的六十多萬兵力,有一半就是在里莫德拉公國的陣地攻防戰中戰沒的......
不過這次克洛德率領的雷霆師團是處在防御方,還算占了點便宜。但坎納斯公國的這個志愿軍團卻可以用輕騎突襲來抵消防御方的優勢,就看他們愿意付出多大的傷亡代價。而防御陣地被突破的話,那接下來要看的就是部下將士的戰斗意志和勇氣了,雙方堅持的越久傷亡就越慘重,直到其中的一方士氣崩潰為止。
克洛德不喜歡打陣地攻防戰就是如此,就算有信心獲得勝利,但很可能雷霆師團的傷亡會非常的慘重。所以以前他最喜歡的就是偷襲和突擊戰術,趁敵人不備狠狠咬一口就跑,既能給敵人造成創傷又能減輕已方的傷亡。三番五次下來,敵人自然就崩潰了,那克洛德就能獲得一場很輕松的勝利......
但這次不行,時間太緊了,他根本沒辦法在攻占敵人的宿營地之后馬上擺脫敵人,實行游擊策略。因為近七千名俘虜和豐厚的戰利品都在宿營地里,他不可能放棄這些收益。除非是屠殺了全部的俘虜,燒光了宿營地的收獲,那樣才能馬上離開。但那樣就意味著攻占宿營地這場戰斗是白干了,事關雷霆師團所有官兵的獎賞,克洛德很清楚沒人會同意。尤其是所有人都認為在比自己弱小的敵人面前退避三舍,那是軍人最大的恥辱......
誰都相信自己會是笑到最后站著的勝利者,不相信自己會成為倒在沙場上不幸的一份子。克洛德也只能順水推舟,決定和坎納斯公國這個志愿輕騎軍團來場硬仗,事實上他自己心里也清楚,不經歷過一場硬仗的部隊永遠不能成為戰場上的強者。即便付出很大的傷亡代價,但只要獲得勝利,那也是非常值得的,因為這樣的戰斗會塑造出一支強軍的軍魂!
第二天上午八點左右,不管是幾千米外的敵人營寨還是雷霆師團所占據的宿營地,都吹響了戰斗號角。坎納斯公國那邊的號角是出兵的意思,一支支輕騎兵部隊沖出營寨,在距離宿營地一千五百米的地方排列出整齊的隊列方陣。而雷霆師團這邊吹響號角則是提醒自己的官兵,做好防御敵人進攻的準備。
克洛德相信敵人也掌握了雷霆師團的情報,能估算出雙方的兵力。眼前的事實表明敵人已經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他們相信自己在兵力上占據很大的優勢。很明顯,敵人的指揮官認為,雷霆師團在攻占了兩個宿營地之后同樣有很大的傷亡,因為他對自己部下的四個野戰團的戰斗力非常的了解,確認雷霆師團即便殲滅了自己的四個團兩萬多的兵力,也會付出很大的傷亡代價。
雷霆師團在進攻兩個宿營地時采用的是四面圍攻,力求不使一個敵人逃脫。而現在坎納斯公國的志愿輕騎軍團采取的則是重點突擊,只進攻一面,這是準備用兵力上的優勢來打垮敵人的抵抗意志。所以他們將所有的兵力都擺在了營寨的前面,而沒有分兵去另三個方向。
這倒是給防御方集中兵力防御帶來了方便,可相對來說,如果正面的防御陣地被突破,那防御方的士氣就完了。即使能從另三個方向逃竄,但在地勢平坦的阿爾巴托大草原上,很難從敵人的輕騎兵的追擊中逃脫。敵人的指揮官看來非常自信,他們能贏得這場戰斗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