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其實很簡單。”克洛德從桌上拿了張白紙寫了起來:“我們現在每個軍團滿編的狀態可以稱之為四四二制,就是四個小隊為一中隊,四個中隊為一大隊,四個大隊為一營,四個營為一團,四團為一師,兩個師為一軍團,加上各單位直屬部隊滿編為六萬三千余人。
我的三三制想法就是以三小隊為一中隊,三中隊為一大隊,三大隊為一營,三營為一團,三團為一旅,三旅為一師,然后是三師為一軍團。這樣再消減一些各單位的直屬部隊,同樣以三三編制,那么一個師也就二萬一千余人。目前我們每個軍團先編制兩個師,如果以后有戰事就可以另外擴編組建第三個師,那么軍團滿編人數同樣是六萬三千人左右。”
博洛尼克將軍拿了另一張白紙在上面計算,一個小隊十二名士兵,三小隊為一中隊,加上中隊長等為四十人,那么一個大隊一百二十名士兵,加上大隊長,警衛兵,通訊員,醫務兵,勤務兵等輔助人員,一個炮兵小隊,一個輜重小隊,總計一百五十人左右。
三個大隊為一營,一個營的兵力估計在五百六十人。三營為一團,一個團的兵力大約為兩千人,三團為一旅,一個旅的兵力為六千五百人,三旅為一師,兩萬一千人的兵力。按照克洛德這個三三制改編,不管是雷霆軍團還是磐石軍團都能保持兩個戰斗力相差無幾的師團。
只是讓幾位將軍遲疑和猶豫不絕的是,克洛德這個三三制其實是采用了小團編制,而奧維拉斯王國所采用的基本上是大團編制,一個團的兵力基本上在五千到六千人馬左右。而雷霆軍團和磐石軍團都是由加強型師團所改編,每個團都有七千多人,一個師團加上直屬部隊和額外的一個加強營編制,滿編都達到了三萬兩千人。
真正說起來每個軍團的主要戰斗兵力只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其余的都是各單位的直屬部隊和輔助人員,這就使整個軍團看起來比較臃腫。現在克洛德搞出的這個三三制是小團編制,都是主力野戰型的,然后又在團和師單位之間,加了個旅單位,讓在場的將軍們感覺有些怪異,認為這個旅單位起到的是以前的大團編制的作用,無非是改了個名字而已。
緊接著將軍們便開始了爭吵,有些人贊同克洛德的小團編制,有些人覺得這樣胡亂改軍制不好,不過他們相同的看法是,否認了旅這個編制,認為在戰場上多一個單位便多一層麻煩,讓軍情的上下傳達多了一層轉手,只會造成更多的信息情報的交流不便。
克洛德認為大團編制已經過時,以前法雷亞大陸戰爭的主流是排隊槍斃,所以兵力集結的越多越好,一個團的單位是發起進攻或進行防御的主力,所以編制規模很容易擴大,有時都恨不得塞一個師的兵力進去。
但五年東部地區戰爭和在海外直轄領所發生的殖民地戰爭已經表明,排隊槍斃的戰爭方式已經過時,靈活機動的突襲和精確瞄準的射擊,還有依靠堅固的防御陣地進行防御才是戰爭的主流。
不管是雷霆師團還是磐石軍團,早已經擯棄了列隊行進,排隊槍斃的作戰方式,在作戰時更多的利用精確瞄準射擊來進行進攻和防守,加上現在又有了拋擲彈的幫助,所以克洛德認為還是回歸小團編制比較好,這樣指揮作戰也比較靈活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