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驅逐王國特使和瑪麗雅夫人的到來
王國特使這次帶來了新的條件,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海外自治領的要求。王都答應海外自治領可以在行政舉措,人事晉升,財政稅收,經濟金融以及軍事力量這幾方面保持一定的獨立地位,但必須在海外自治領的相關政策出臺實施前向王都提出申請以待審批和核查,只有得到批復的政策才可以在自治領正式頒布實施。
對于自治領議員們所關注的兩個大陸之間的遠洋貿易,王都只答應了兩地商品貨物可以實行自由貿易的條款,準許海外自治領生產的商品貨物可以在王國本土進行銷售,但拒絕改變海外自治領生產的商品貨物那高額的入關稅收。
依照王國特使的說法,是因為王國目前面臨戰事,經濟困難,缺乏資金,只能想盡辦法搜刮財物支持這場反侵略的戰爭。而海外自治領生產的商品貨物入關時交納的高額稅費,在王國財政的收入中占據很大的比例,所以無法取消。或許等戰爭過后,再慢慢進行商討......
除了允許這個海外自治領的商品貨物可以在王國本土自由貿易的條款外,對于其他的關于遠洋貿易的條款王都都沒有答應,只是推托說條件不允許,目前不適合商討這情況等理由進行了委婉的拒絕。王國特使為此建議海外自治領生產的商品貨物可以和王國本土的有力家族與商行進行合作,將銷售部分委托給這些家族與商行負責。
這其實就是讓海外自治領成了生產方,把產品制造出來后運送到王國本土,轉交給那些老牌貴族世家或者商業貴族集資的那些代理商行進行市場銷售。只要王國本土這些地方有力家族掌握著定價權和獨占權,那么誰都知道這樣的合作誰才是最占便宜的一方。
海外自治領與制造業相關的議員們為此也分裂成兩派,吵鬧爭論不休。一派認為有的掙就行,和誰合作無所謂,主要是打開了王國本土的市場,等以后腳跟站穩了再想法改變現狀。另一派則不甘心自家工坊生產的商品貨物淪落為王國本土那些老牌貴族世家和商業貴族的加工產品,利潤大頭被這些貴族奪走,所以要求王都開放王國各地方郡的商品準入通行證,允許進行商業自由競爭。
所謂的商品準入通行證,指得就是商品運輸過程中的過關費用和就地買賣的繳稅許可證書。針對的都是大宗商品的買賣,起到保護地方商業經濟的作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海外自治領有一大批白細麻布運到了王國本土,交納了高額的過關稅費之后,打算運到王都出售,需要經過十個地方郡,每個地方郡的過關費用是商品貨物總價值的百分之一,加起來就等于多了百分之十的成本,再減去運輸費用,那么運送到王都之后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收益。
結果在運送的過程中,發現某個地方郡正急需白細麻布,在這里出售的話可以多掙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但很可惜,在這批貨物的入境繳稅單上已經標明目的地是王都,這批白細麻布的主人無權在當地銷售,他只能把貨物運到王都。如果執意在當地出售的話,那么本地的行政官署可以對他執行懲罰處理,按照貨物的總價值處以兩到三倍的罰款,最后就是這商人做的是虧本買賣,得不償失......
所以海外自治領的這一派議員們要求的就是王國開放這個商品準入通行證,有了這個證明,那么自治領生產的商品貨物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銷售,并可以在當地采購特產商品等。而不需要到王都與那些壟斷了地方郡商業的家族和商行進行討價還價,平白的讓他們給擼一層毛。但王都不愿意開放這個商品準入通行證,就是擔心損害到這些掌握地方郡商業的家族和商行的利益。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定價權,對某件商品的收購和出售價格的判定權利就掌握在那些老牌貴族世家和商業貴族的手中,他們利用掌控的商行和各地方郡的商業獨占性,壟斷了對這些商品貨物的定價問題,并相應的組成了定價聯盟,打擊那些違規的商行和商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