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自治領現在的一切都是王國移民們親親苦苦發展起來的,是他們幫助直轄領戰區戰勝了希克斯王國獲得了殖民地戰爭的勝利。當時的斯特林十一世在將王國本土搞得亂七八糟,烏煙瘴氣之后,迫不及待的將海外直轄領當成了一塊肥肉。他派了特使提著刀就直接過來割肉,最終激起了整個海外直轄領民眾的反感和憤怒。在那些商人和地方有名望人士的推動下,直轄領很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自治領。
克洛德不否認直轄領戰區在自治過程中起到的定鼎作用,但這也是被王國所逼。斯特林十一世對浴血奮戰的五位將軍及兩個軍團將士的不公與苛刻激怒了所有為國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的官兵,這也是直轄領戰區改名為自治領軍區沒有任何人反對的原因,所有的軍團將士都把自己當成了自治領的一員,這里已經成為他們的新的家鄉。
可以說,海外直轄領的自治是所有生活在這里的王國移民的一致愿望,沒有人希望自治領再次回到殖民地戰爭之前的狀況。那時,這里是一片蠻荒,王國派來的總督和提督都當這里是流放之地,只顧著撈錢,百業凋敝民生困頓。而現在,這里是充滿希望的一片熱土,是海外自治領所有民眾努力開拓的幸福新家園。
克洛德向瑪麗雅夫人指出,王國本土,或者是弗雷德里一世和海外自治領最大的分歧就在于認知的不同,他把海外自治領當成了叛逆。而自治并不是獨立,海外自治領的民眾也不是王國的叛逆。他們同樣記得自己是奧維拉斯王國的移民,同樣具有家國情懷,愿意給予王國本土力所能及的幫助。除非是王國本土的要求實在是太過離譜,就如同上次被驅逐出境的那個王國特使,他提出的要求簡直就是異想天開,那是在斷絕海外自治領經濟發展的根基......
當然瑪麗雅夫人也不會同意克洛德這樣的看法,她認為國難當頭,海外自治領如果真認同自己還是奧維拉斯王國子民的話,那就應該捐棄前嫌,盡心盡力的幫助王國抵御外敵,而不是趁機脅迫王國,提出那些形同叛逆的自治條件。
克洛德只能苦笑,這就是屁股所在位置的不同導致的看法相異。他只能告訴瑪麗雅夫人,海外自治領已經盡到了自己對王國的義務和本分。別的不說,價值一百萬金克朗的糧食和農產品物資,二十萬只奧巴什三型制式火繩槍,一千門老式前膛裝輕型步兵野戰火炮,還有兩萬枚中型和重型拋擲彈及其各一千架投擲裝置。總價值近三百萬金克朗,全部免費提供,這已經超過了殖民地戰爭時期王國本土對直轄領戰區的所有支援。
有些話克洛德覺得可以私下和瑪麗亞夫人說明白,他一項項的分析給瑪麗雅夫人聽。比如在海外直轄領沒發展起來前,王國從整個海外直轄領所能獲得的只有三十萬金克朗的稅金和十萬金克朗的貢金,這是納入國庫和斯特林王室內庫的總收益。除此之外,兩個大陸間的遠洋商業貿易還能給王國帶來各項間接的稅收。
而事實的真相卻很殘酷,王國將整個海外直轄領當成是掠奪財富的資源出產地,這其中的大部分收益都被王國的那些老牌貴族世家所得,剩下的遠洋商業貿易的利潤也被王國的新興商業貴族勢力所壟斷,王國所能獲得的利益只是小頭,大頭卻早已被瓜分干凈,罵名則被王國承擔。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以前海外直轄領出產的百分之七十的礦產資源,被王國以極低廉的價格收購運回王國本土,分配給五家軍工產業。別忘了這五家軍工產業是掌握在老牌貴族世家的手里,他們幾乎是無償的得到這些礦產資源,但生產出來的武器軍備卻由王國買單,這其中大部分的收益都到了這些老牌貴族世家的手里。一進一出,每年這些老牌貴族世家獲得的收益在百萬金克朗以上......
那些新興商業貴族也很精明,他們沒辦法在海外直轄領的礦產資源上分一杯羹,但能壟斷兩個大陸之間的商業貿易往來。他們將王國本土生產的商品貨物高價賣給海外直轄領,又低價收購直轄領的特產商品,從中獲取了不亞于礦產資源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