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言,地球大炮的來歷,來自于銀河護衛隊,來自于他們無意間提及的一個名字,行星大炮。
行星大炮,是銀河系最強大的勢力柴達聯邦最強大的攻擊武器。
行星大炮,顧名思義,當他完全充能的時候,他擁有將一顆行星擊碎的能力。
不過威力雖然強大,但是限制也很大。
想要將一顆行星徹底擊碎,這里面所需要的能量是無比龐大的,所以光是充能,就需要很長時間。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柴達聯邦最大的部隊新星軍團,才會遍及銀河系的各個角落。
他們是行星大炮最有效的眼線,任何出現在銀河系的敵人,都很難逃過他們的監視。
一旦有強大的外星艦隊來襲,那么只要進入行星大炮的攻擊范圍,那么立刻就是轟然一擊。
這件武器,也是柴達聯邦這么多年和克里帝國相抗衡的最大底氣。
只是這件東西,除了充能時間很長以外,對于靈活的宇宙飛船和星際戰機的威懾力不足。
一旦充能開始,想要移動它非常不容易,所以注定了他的攻擊對象,只能是大型的星際艦隊。
對于地球來講,他們當然不可能構建如同臺柴達聯邦一樣的行星大炮,那樣即便是將整個地球填進去都不夠。
但這個理念,卻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將深空探測器遍布在太陽系的各個角落,當有強大的外星艦隊來襲的時候,寄希望于這些聲控探測器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他們,然后地球大炮開始充能,最后在他們抵達地球之前,一舉轟碎他們。
黑暗教團的事情,讓天盾局吃足了探測能力不足的可以,所以他們大規模的朝太陽系投放深空探測器。
尤其是太陽系的星際通道四周,已知太陽系的星際通道只有一個,在冥王星附近。
只要有外太空的飛船進入太陽系,他們第一時間就能夠察覺。
剩下的就要看外太空飛船的飛行速度和飛行軌跡了,地球大炮想要鎖定外星飛船并不容易。
畢竟在星際雷達這方面,地球相比于外星科技,差的不是一丁半點。
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如果外太空的飛船要前往地球,就只有一條路。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需要雷達鎖定,只需要計算出外星飛船抵達最佳攻擊點的時間,那他們就可以立刻發射。
尤其是在對方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想到,或者根本不在意地球反擊能力的情況下,他們才能夠取得最大的戰果。
另外,地球大炮也并不需要第一時間動用,只要行星護盾能夠防御住外星飛船的第一波攻擊,戰局進入僵持狀態,那么地球大炮,立刻就能夠成為地球扭轉整個戰局的關鍵底牌。
誰也不知道地球大炮的效果究竟如何,畢竟自從那一次黑暗教團入侵之后,地球再也沒有遭遇過外星入侵。
可有這么一件東西在,各個方面總算是松了一口氣,盡管他更多的是象征性的心理安慰。
不過并非僅僅是象征性,除了外星飛船的威脅以外,地球還面臨著很多的危機,就比如隕石襲擊。
小塊的隕石自然會在和地球大氣層摩擦下燃燒殆盡,而更大塊的隕石,原本是寄希望于發射升空探測器撞擊和地球的導彈轟炸,但是這兩者,一者不好控制,一者已經進入地球內部,根本沒有其他應變的時間。
這些都只能算是沒有其他辦法之下的最后手段,可是如今,有了行星大炮,情形立刻就不同了。
通過遍布在整個太陽系的深空探測器,他們可以盡情的觀測進入太陽系內的一切隕石,計算他們的數據,然后進行精準的射擊,而且這樣的射擊不止可以進行一兩次,擁有足夠大的容錯幾率。
地球大炮計劃在聯合國通過以后,便開始秘密的建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