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場暖風吹過,天氣是一天暖過一天,冰雪也沒了蹤跡。而不知什么時候,枝杈上已經冒出了嫩芽。
在道路恢復正常后,晉陽就又增援了一批士兵以及民夫工匠,開始了正式筑城。智朗再次集結部下,薪武所部也趕來匯合,備齊物資,準備北上。
這次出戰,對智軍也是個不小的考驗,無城池依托,無穩定后勤,這就是他們即將面對的情況。而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沒有經驗,準備的再充分也不可能應對所有的情況,就像之前的那場大雪。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穩妥就要比戰果更重要。
所以,雖說氣候早在大半個月前就已經轉暖,但智朗還是摒棄了冒險,一直拖到現在天氣徹底穩定才決定出戰。
既然要在草原作戰,那么自然要學習游牧部落的作戰方式。機動能力無疑是重中之重,所以智朗還是選擇全騎兵作戰,并且不帶輜重。而不帶輜重,就意味著只能以戰養戰,這又是全新的作戰方式。
營寨外,一個傳訊兵匆匆跳下了馬,通過哨卡,一路向營寨內趕來。
“國君,剛到的消息。”薪武拿著消息,找到了正在倉庫的智朗。
智朗接過信,朝一旁的軍吏說道:“在這看仔細了,物資清點完畢后,匯總清單送到我那。”
說罷,他就拿著信走出了倉庫,薪武在一旁緊跟著。
“這樣一來,我們在此地集結的兵力就有兩萬了。”很快看完了信,一邊走著,智朗說道。
“我們此次出戰就要帶走一萬五千兵力,剩下五千在此留守,也不算多。”薪武在一旁說道。
新來的援軍大部分都是之前征召的新兵,幾乎是剛完成了基礎訓練就被拉來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不同以往,智國的地盤太大了,相應的兵力自然緊缺。不過,今年的新兵征召很快又要開始了,但想緩解兵力短缺狀況,則至少要等到明年。
而這次跟隨作戰的多出來的那五千兵馬,也就是之前所稱的騎馬步兵了,這次前往只是作為輔助作戰。
看完信,智朗就收到了衣兜里,說道:“既然人到齊了,那就通知各部,這兩日就出發。……在這窩了一個冬天,胳膊腿都要銹了,該出去透透氣了。”
很快,各部開始分發作戰物資,而智朗也再次召集各部軍官,開始做戰前部署。
第三天,就在太陽剛從地平線抬起來不久,營寨外,智軍已經整隊完畢,開始向北進發。
所有人都是一人雙馬,一匹騎乘,一批馱物資。在這個時代,這樣的配置實屬奢侈。
他們的行軍速度很快,很快到達了茫茫草原,因為中途幾乎沒有山川一類的障礙,大可以走直線。一天下來,他們竟走出了一百五十多里。
沿途,他們倒也遇到了幾個小部落,不過因為此地水草貧瘠,這些部落過的也相當困苦,幾乎稱得上乞丐部落。
智朗并未理會他們,繼續率部北上。
五天后,前線哨探回報,他們距離大河已經不到百里。同時,他們還發現了錫支所部,以及大量狄人。
河套以北是陰山,而狄人大部隊冬天要到陰山腳下過冬,只有少數在此留守。這也是當初錫支以少量兵力就能在此橫行的原因,狄人的核心力量并不在此。
但現在,地面的草已經冒出了嫩芽,而狄人也就跟著回來了。
此刻,錫支他們面對的狀況很不好,狄人的回歸,意味著他們要么走要么打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