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吉安笑呵呵地說道:“還好,主要是我這人一直秉承‘誠信經營’的理念,所以回頭客比較多。”
方昊笑道:“一個優點,能保持一兩天沒什么,能一直保持下去,證明秦總你經營有道!”
秦吉安謙虛地笑了笑,接著說道:“方老師,耽誤你的時間,我也挺不好意思的,我就直說了,今天主要是想請您幫我鑒定一幅仇英的畫作。不瞞你說,這幅畫是跟那幅《剩水殘山圖》一起買的,但這幅畫爭議有些大,認為是真跡和偽作的人一樣多……”
說到這里,秦吉安頓了頓,方昊笑了笑,知道他是因為《剩水殘山圖》的事情,覺得是不是可以搶救一下。
“行,那我欣賞一下。”
秦吉安馬上把剛才就準備好的畫作,在方昊面前展開。
方昊仔細打量了片刻,抬起頭來:“秦總,你對仇英有多少了解?”
秦吉安自爆其短:“方老師,不瞞你說,我這人文化水平不高,仇英的一些資料,我也只是在網上查過,當初我之所以買下這幅畫,完全是因為賣家要求它和《剩水殘山圖》必須一起買,再加上價錢不貴,我才買下來的。我也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現在一直在惡補書畫方面的知識。”
“沒關系,大家都經歷過這一步。”
方昊笑了笑,接著指著畫卷上的內容說道:“仇英在創作時,運用筆法靈活變化,剛柔互濟,皴法多樣,青綠設色方法上改變了唐宋的濃麗厚重為輕淡明妍,形成精致秀雅的風格。另外,他的作品雖精細刻畫,但從題材內容、語言形式和精神表現等方面看卻是非常文雅,這對于一名民間畫工出身的畫家尤為不易。
并且仇英雖出身職業畫家,但由于深受吳門地區文人繪畫的影響,在其創作中多浸潤著文人趣味,特別是以文人清玩為題材的繪畫占有相當的比例。所以作品中出現了文人畫藝術與院體畫藝術相互交融的現象……
具體到這幅畫,畫中人物極具精工傳神,人物面部用筆精細,須眉畢現,衣紋簡潔銳拔,人物性格刻畫精煉,所以這方面看起來是沒問題的,但咱們放到整體來看,你仔細看,就會發現,他和周圍的環境有些格格不入,如果作者是仇英,顯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秦吉安聽了分析后,大贊方昊的眼力,一些專家雖然也認為這幅畫有問題,但給出的理由五花八門,而且也不像方昊這樣,一下子就說到點子上,這一點他是非常敬佩的。同時他心里也有些失望,他確實沒有撿漏的命。
就聽方昊繼續說道:“不過,這幅畫雖然是仿作,但水平也非常高,而且還是老仿,我懷疑會不會是‘云起樓’三劍客之一的劉伯年的作品。”
“云起樓”是瀘上著名的民族實業家嚴惠宇,于20世紀40年代在滬上開設的一家古玩店,主要以收藏、經營書畫為主,在店里工作的三位書畫高手:劉伯年、潘君諾、尤無曲被尊為“云起樓”的三劍客。
這三位畫家的傳統功力深厚,特別是劉伯年,在古代書畫的復制、臨摹上本領高超,不讓他的同鄉張大千。他早年拜畫家王個為師,學習吳昌碩派的大寫意花卉,后又廣泛地學習宋元繪畫的精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之后仿過無數以假亂真的作品。
比如,建國前,他臆造了一張《梨花鱖魚圖》,托名是宋代畫家李延之的作品。
這件作品生動、自然,沒有亦步亦趨摹仿古人所產生的生硬、局促之感。它先被人悄悄地弄到了京城,后由畫商陸鯉庭賣給了滬上博物館,上博把它作為精品收入《畫苑綴英》。
劉伯年看到畫冊后感覺事態嚴重,就主動給有關部門寫信,說明他造這張假畫的情況,真相這才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