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主要分四大項:瓷器,玉器,書畫,雜項,而這里的博古架上的古玩,都算是雜項。
可能有人不清楚雜項包含了什么,其實雜項的范圍是最廣的,假如把古玩再分成“大古玩”與“小古玩”的話,其中,“大古玩”的概念是包括陶瓷器在內的所有非紙質收藏品;“小古玩”的概念就是指除陶瓷器之外的玉器、金銀器、銅器、竹木器、牙角器……珍珠、瑪瑙、果核雕等等。
“小古玩”概念里的非紙質收藏品,其實就是古玩界所說的雜項收藏品。也就是說,雜項收藏通常是指小古玩收藏。可見雜項在古玩收藏界中占據很大的地位。
方昊先看上了一只精美的黑白玉鼻煙壺,便上手觀察。
相傳鼻煙是1581年被意大利人利瑪竇帶進我國的。吸聞鼻煙很適用于游牧、漁獵等野外流動的生活,因此在清代非常盛行。
方昊手中的鼻煙壺,墨地鋪底,琢松樹山崖,巧施白色玉料浮雕漁、樵、耕、讀。物遂循原色,構思絕妙,琢磨精細,巧奪天工,方昊判斷其為清乾隆時期的蘇作精品。
鑒賞之后,方昊把鼻煙壺放了回去,拿起旁邊的一張硬紙,上面寫著購買的時間是07年1月,購買的地點是在某次拍賣會。
方昊心里一笑,他的腦袋里可是有著當年詳細的拍賣記錄,猜測當時七爺的購買價格對他來說就是小兒科。
但其它古玩,如果不是從拍賣會上購得,他雖能推算到當時的市場價格,但由于不知道當時七爺有沒有撿漏或是買貴,只能大致猜一下了。
大家的速度都很快,很快又回到自己的位置,只不過因為氣氛不對,大家都沒多少交流的興趣。
“你倆過來。”七爺對著兩個年輕人招了招手。
唐鳴山最起勁,屁顛屁顛地走了過去,方昊也跟了過去,七爺把記錄正確價錢的紙交給他們,他倆就開始動手統計。
“咦!”唐鳴山拿起一張卡片,輕咦了一聲,表情也有些古怪。
“怎么了?”大家的目光都向唐鳴山投了過去。
唐鳴山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沒什么,只是雷子寫的價錢跟七爺給的價錢,分毫不差。”
“給我瞧瞧。”七爺問唐鳴山要過方昊寫的卡片,看了一眼后,抬起頭來,問方昊道:“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方昊憨憨地笑了笑:“我這人記性比較好,當時的拍賣數據我正好看過。”
大家對方昊的解釋半信半疑,道理很簡單,一年的拍賣數據有那么多,而且還是07年的數據,哪有這么巧,方昊正好見過這條拍賣數據,還能記住?
七爺也是相同的想法,只是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其他合理的解釋嗎?
于是,他問道:“你平時會背拍賣數據?”
見方昊點頭確認,那位有些禿頂的中年人便說道:“不介意我考考你吧?”
他這樣的表態其實有些沒禮貌,但這只鼻煙壺本來他勢在必得,唐鳴山當初還對他說過多少錢買的,只是時間久遠,他記得不是很清楚,但應該相差不了多少,沒想到半路殺出來一個程咬金,他心里多少有些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