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打個電話。”
錢珉拿出手機,給那位中間人打了電話,表情嚴肅地聊了幾句,隨即跟方昊說:“咱們現在出發。”
在等待出租車的時候,錢珉跟方昊簡單說了一下情況。
那位中間人姓趙,大家都叫他趙葫蘆,是個古玩掮客,警方通過慎密的調查,發現他跟杜有浩關系密切,但周圍人卻甚少知道。
另外,趙葫蘆雖然做跑道的行當,但平時正常的業務量并不多,相應的,賺得的中介費也較少,但趙葫蘆花錢卻大手大腳,這明顯有問題,于是警方就把調查重點放在他身上。
就像杜有浩一樣,趙葫蘆很奸猾,同時有比較強的反偵查能力,有段時間,調查差點陷入僵局,經過不懈努力,才抓到趙葫蘆的馬腳。
之后,才制定了這次的計劃。具體計劃是什么,錢珉并沒有告訴方昊,方昊也沒有主動詢問,這次出來,他就一直保持好自身的定位,做好鑒定工作,至于說什么破案、抓人,跟他無關,他也不會把自己放在危險的境地。
說起來,要不是想著跟錢珉搞好關系,同時只要不出差錯,回京之后,他就可以取得特約文物鑒定員的身份,他肯定不會答應此事。
本來按照獲得的消息,趙葫蘆是三天后才回到西京,不知怎么回事,計劃變動,今天居然出現了,于是錢珉只得放下手中的工作的,去接觸趙葫蘆。
半個多小時后,方昊見到了趙葫蘆,看到真人,方昊總算知道,趙葫蘆外號的來歷了,長得非常像葫蘆娃,十分喜感。
趙葫蘆從小就喜歡葫蘆娃,一點都不介意別人拿他的長相開玩笑,甚至還樂在其中,拿出鑰匙扣上的掛飾,對著方昊說:“你看和我像不像?”
方昊定睛一看,那掛飾居然是白玉雕的葫蘆娃,玉質細膩溫潤,呈羊脂光澤,是典型和闐羊脂玉籽料,別看它個頭不大,以現在的和闐玉價,一點都不便宜,更別說,它雕工精細,形態逼真,惟妙惟肖,肯定出自一位大師之手。
方昊笑道:“趙老板好雅興,不知道你手里這種料子,有沒有大點的?”
趙葫蘆對著方昊豎起了拇指:“方少好眼力,不過你也知道,這種籽料現在一料難求,價錢方面可是有點貴啊!”
方昊笑道:“只要是真正的和闐籽料,品相好的,價錢好商量。”
經歷過數千年開采的玉龍喀什河,已經“油盡燈枯”。和田玉籽料的產量越來越少,好的和田玉籽料更是如“大海撈針”。此外,這兩年政府對于私挖濫采的管理力度和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強,使得開采地大幅度減少。因此,這又截斷了相當一部分新料子來源。
還有一些相對好一點的新料,在剛挖出來的時候,就被當場消化了。比如,在礦區現場或者是在和田鄉下的路口,一些大料子新料子挖出來都是被當場拍賣走的。或是幾個人臨時拍下,或是被有實力的買家承包。總之是當場交易,價高者得。換言之,新和田玉籽料還沒有出料場就已經被買走了。
因此,目前真正上好的和田玉籽料,絕對是一料難求,也絕對是不會放漏、低價、賤賣出售。就連普通的真正的和田玉籽料,基本上也別想太便宜買上。至于說直播間宣傳的那些所謂的籽料,那就是仁者見仁了。
趙葫蘆一聽方昊這話,還有那輕松的語氣,認為方昊應該是條大魚,說不定這次吃飽能讓他消化個一年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