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昊拿起瓷筆看了看,其畫風古拙,施彩濃艷,對比強烈,為明萬歷時期典型時代風格,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真品無疑。
至于說蛤蜊光,他確實沒有看到,但這個問題,只要對蛤蜊光的形成有所了解,再結合瓷筆上的一些特征,就很好解釋了。
方昊給出了自己的結論:“我認為這支五彩瓷筆很開門。”
唐鳴山拍了拍手,高興地說道:“我就知道嘛,這么開門的物件,我怎么可能看錯!”
“那沒有蛤蜊光怎么解釋?”門口走進來一個年輕人。
楊君連忙介紹道:“這位是榮老的孫子榮惟儉。”
楊君說的榮老,就是幫他鑒定瓷筆的那位權威榮克讓,方昊只是聽說過此人的名字,其他方面并不了解。
唐鳴山認識榮惟儉,對他非常不感冒,認為他就是靠著榮惟儉的名聲,人五人六的紈绔子弟。
唐鳴山見榮惟儉冒了出來,出言譏諷道:“我到是不知道,現在有高手已經能夠把萬歷五彩仿制到這種程度了!好吧,就算這是贗品,那為什么蛤蜊光不仿一下呢?”
也許是五行相克,榮惟儉也很厭惡唐鳴山,譏笑道:“也難怪某人隔三岔五會打眼,誰不知道,仿制的蛤蜊光,大部分是只能仿制彩上的蛤蜊光,無法仿制彩色周邊的蛤蜊光。”
唐鳴山撇了撇嘴:“你也說是大部分了,再說了,這人技術都這么高了,難道連個蛤蜊光都仿不出來?”
榮惟儉冷笑道:“別人不是神,什么事情都會做!再說了,你到是解釋,它上面沒有蛤蜊光的原因啊!”
兩個人都是大嗓門,吵得方昊有些頭疼,他又不想在這里耗著,直接說道。
“在很多新出土的五彩瓷器上,并不會出現蛤蜊光,因為有些彩被土壤腐蝕和氧化,會形成一層白霜類的物質,有的則是因為保存在懸坑或者水坑,將空氣和土壤隔絕,使得釉彩如新,因此對于不具備鑒別知識的藏家來說,僅僅依靠一點不好就確認它是否是真品。”
接著,他又說了幾點證據,以證明這支五彩瓷筆確實是新出土的。
榮惟儉啞口無言,但方昊最后一句話,卻刺激到他了,這分明就是在諷刺他不具備鑒定能力,關鍵還把他爺爺也帶進去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你既然說它是真的,有種把它買下來啊!”
這句話一出,現場一片安靜。
楊君心里也是無語,一直也知道榮惟儉是個二世祖,但因為利益的關系,還是接觸了一下,之后覺得他覺得除了有些幼稚,以及確實有些紈绔之外,到也沒有太大的毛病,沒想到現在卻說出這么愚蠢的話來。
半響,趙小蕊出言反擊:“你這人腦瓜子是不是進水了,難道認為它是真的,就要把它買下來?你要是真這么想,就應該把這句話送給你爺爺,讓把他所有鑒定為真的古玩都買下來!”
榮惟儉也知道自己沖動了,但話都說了,也只能硬著頭皮說下去:“只要價錢合適,我爺爺肯定買啊!”
唐鳴山笑嘻嘻地說:“什么叫價錢合適,打九折,打七折,還是打五折,或者干脆不要錢?”
榮惟儉扭頭問楊君:“我記得是35萬是吧?”
楊君點了點頭,心想,榮惟儉不會真的發瘋,想要打折賣吧?如果是之前,他或許會答應,但現在方昊說的有理有據,讓他虧錢賣,他肯定不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