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慧頓時松了一口氣,心里嘀咕,難道做古玩收藏的,都喜歡這么一驚一乍的?
趙碩聽出了方昊話中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說,這只筆筒不止賣一萬多?”
“遠遠不止!我判斷它是晚明清初‘過渡期’時期的細路瓷,如果只賣一萬多,那不是開玩笑嘛!”
晚明清初交替之間,青花瓷中出現了一批“上品細料器”,其胎質細膩,釉水凝厚光潤,青花發色青翠明快,繪藝精湛,無論器物造型、紋飾內容及其繪畫風格,都充滿著世俗生活與文人氣息濃厚之獨特風貌,令人耳目一新。
此類作品大都制作精良,品質上乘,且曰之為“明末清初之‘過渡期’青花瓷”。它是一座由民窯主導筑起的青花瓷藝術高峰,為瓷繪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像這類過渡期的瓷器,在市場上往往都有比較好的表現,像眼前這只筆筒,方昊的估價在七十到八十萬之間,哪怕對方看錯了,把它當成康熙時期的民窯作品,也不是一萬能拿下的。
方昊覺得最大的可能是,那個鑒定人故意壓低價格,配合買家想要人為造成“撿漏”。
梅小慧聽說不止一萬塊錢,頓時來了精神:“那它能賣多少錢?”
方昊說:“我估計在七八十萬左右。”
“什么!七八十萬?!我沒聽錯吧!”
梅小慧大叫一聲,滿臉的不可思議,趙碩也完全沒想到,居然有這么大的差價。
方昊義正辭嚴地說:“千真萬確,如果你不信,我可以花這么多錢把它買下來。”
“不是……讓我靜一靜!”
梅小慧手捂著胸口,好一會才把情緒調整好,她聲音有些顫抖地再次確認:“真能值這么多?”
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后,她義憤填膺地罵道:“之前那個人真是混蛋,差這么多錢,虧他說的出口!他這分明就是想要低價買寶貝,壞種一個!”
罵了一會,她又馬上聯系兒子,說了這個消息。安津同樣也相當震驚,好一會才接受了這件事情,又小心翼翼地告訴安瑞滿,生怕他太激動出了問題,那就是好事成壞事了。
又等了片刻,梅小慧掛了電話,此刻她心情愉悅,和之前相比,就是天上地下的區別,連看方昊的眼神都溫柔了一些。
“剛才我二叔同意把筆筒賣給你了,不過他想讓你們稍等一會,說是跟之前鑒定的人聯系了,現在正在趕過來,想向你請教一下。”
方昊多少有些意外,難道不是他想的那樣,之前鑒定的人就是因為眼力差,所以才看錯了?但如果是這樣的話,買家又是怎么回事?
疑問比較大,方昊心里也升起了和這個人會會的念頭,他又擔心對方找麻煩,就答應下來。
半個多小時后,一老一少兩個人,氣喘吁吁地趕到了,他們之中,年紀大的可能是因為保養的好,看起來才五十多歲,年輕小的看起來比方昊大不了兩歲。
老人叫胡承祐,年輕的叫胡覺,他們是爺孫倆,之前的鑒定人正是胡覺。這個答案在方昊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