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喝這種茶嗎?”黃志澄的興致變高了。
“味道挺不錯的。”方昊又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茶:“感覺和安化黑茶相比,茶的干香明顯一些,但茶湯口感方面會比較燥口一點。”
“行家啊。”黃志澄豎了豎大拇指:“其實它們的加工工藝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地理原因,涇陽那邊干燥,安化那邊潮濕,導致兩地茶葉的轉化有差別,簡單的來說,涇陽茯茶香氣轉變更好,安化黑茶的口感轉變會更好。
于是,一些愛好者和好事者就開始爭論,到底是涇陽茯茶好,還是安化黑茶好,但所謂茶無好壞,適口為珍,沒必要一定分出個好壞來。稍等,我去把茶磚拿過來。”
唐鳴山笑嘻嘻地說:“嘿嘿,看吧,黃哥又要向你推銷涇陽茯茶了。”
“你小子說的我好像是黑心茶商一樣。”
黃志澄走了過來,把茶磚放到桌上:“這上面的一點一點的,就是茯茶的金花了,這是高品質的表現。”
方昊湊上前仔細觀察,只見其色澤黑褐油潤,上面布滿了金黃色的花粉一樣的物質,就是茯茶金花。
“金花”是什么?其實就是一種金花菌落。
據說有一位茶商在運輸過程中,不慎將茶葉掉到了涇河中,后來發現這部分茶葉竟然長出了金黃色的斑點,特別地,這種帶“金花”的茶味道獨特,品質優良,廣受喜愛。后來在不斷的摸索中,終于有了成熟的工藝,形成了涇陽茯磚茶這個品牌。
而這個“金花”就指的是因特殊工藝生成的金花菌,涇陽茯茶就是以此聞名。
黃志澄接著說道:“小山說我推銷茶味到也不假,安惠的老家就在涇陽,她的一位表哥一家就是制作涇陽茯茶的,這茶就是他家做的,由于銷路不是很好,我就幫著推銷一下。”
方昊聽了有些奇怪:“在這之前,我沒有喝過涇陽茯茶,但茶葉的好壞,無非是看四個方面,香氣、湯色、滋味、葉底,這四個方面,我認為這款茶都是出色的,這樣的好茶難道還賣不出去?”
黃志澄嘆道:“現在的茶葉種類實在太多了,光是品質好,不懂得營銷也是枉然,安惠的這位表哥論起制作茯茶的技術,頂呱呱,但提起營銷來,簡直無話可說。你能想象,客戶訂了一批茶,臨到交貨時,他卻因為覺得品質稍稍有些瑕疵,讓客戶等下批次的貨嗎?”
方昊說:“這應該是追求品質的表現吧?”
黃志澄笑著搖了搖頭:“客戶剛開始也是這么想的,只是他好奇茶的品質到底哪里出了問題,于是,就品嘗了,結果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問題,就提出了質疑,安惠的表哥隨后就指出了問題出在哪,把客戶給說樂了。”
說到這里,他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潤了潤嗓子:“那天的茶葉我也喝過,只是香氣比現在泡的淡一點點,可以忽略不計,一般也只有呂茶師,或是味覺十分靈敏的人才能償出來。
你說就這么一點小問題,那客戶能愿意等下批次嗎?但他偏不同意交貨,最后把客戶氣走了。你說這到底是匠心還是偏執?”
唐鳴山說:“我看他就是屬于沒事硬給自己找事那這種類型。”
方昊也覺得安惠的表哥太偏執了,想要高標準是正常的,但再怎么樣的高標準,總會有適當的彈性,再精密的零件都有加工誤差。但也不得不說,安惠表哥這樣的性格,也使得他制作的茶能有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