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做,一來不破壞送禮人的一片心意,二者,對收禮人來說,當面拆開禮物可能會感覺到焦慮,如果禮物不喜歡是否要假裝很喜歡?如果這個禮物已經有了怎么辦?如果這個禮物令人尷尬怎么辦?
出于對送禮人的尊重,方昊覺得不當面打開還是有道理的。
他思來想去,有了主意:“高女士,請你稍等片刻。”
說到這,他又問黃志澄店里有沒有筆墨。
店里沒有,黃志澄就去鄰居那取了筆墨紙硯過來。
方昊磨好了墨,鋪平了紙張,定了定心神,手腕下沉,一首詩躍然紙上。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莫將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首詩是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所作,錄入其評釋古代禪門公案的《無門關》一書。大意是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如果能沒有閑事煩心,沒有憂思悲恐驚纏繞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將是人間最好的時節。
方昊之所以送這首詩給高馨蘭,也是見她眉宇間有著淡淡的憂愁,這也正常,離異女子帶著女兒,又沒有家人的幫助,在別的城市工作生活,怎么可能會沒有煩惱?
只是生活還要繼續,方昊希望高馨蘭能夠忘卻煩惱,日子才能越過越好,否則早晚會被壓垮。
不同于方昊此刻內心的想法,黃志澄和唐鳴山在旁邊看著方昊的書法,有些目瞪口呆。
現如今,方昊的楷書越來越老練,就說現在這幅字,可謂是字體嚴密中別具瀟灑,遒麗中每露尖勁,跌宕灑落,從容優雅。
整幅書法,就像方昊一樣,典雅俊朗的風姿,收放有度,功力與才情堪稱不凡。
如果這幅字是一位書法大師所寫,黃志澄和唐鳴山還能理解,但眼前拿著毛筆的人是年紀輕輕的方昊,他們不得不感到震驚了。關鍵,方昊在鑒定方面,已經非常驚人了,楷書居然也如此優秀,令人難以置信!
方昊把毛筆放好,說道:“高女士,這幅書法你拿去吧。”
高馨蘭雖然是外行,但也能看得出這字的不凡,因此,當方昊說要送給她時,她顯得有些猶豫。
方昊說道:“我和瑩瑩認識一場,總要留點紀念,瑩瑩你說是不是?”
小丫頭看著桌上新出爐的書法,眼中帶著喜愛之色,不過她沒有開口答應,抬起頭來看向母親。
見女兒眼中的希冀,高馨蘭還是點了點頭:“那我收下了,真不好意思。”
方昊笑了笑,隨口問道:“冒昧問一下,你們將來會去哪里?”
“我現在在京城工作,應該會帶瑩瑩去京城,如果照顧不好,可能會回來。”
高馨蘭雖然成長在西京,但生活的總總磨難,讓她對在這座城市工作生活有些厭煩,她現在在京城工作還可以,也已經適應京城的生活,自然想帶著女兒去京城。
只是她也知道,一個人生活和帶著女兒生活是兩碼事,光是女兒的上學問題就夠她煩心了,現在上幼兒園還好,怎么上小學才是件真正的麻煩事兒,她現在沒有頭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