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我覺得您這本書質量很高啊,應該不用自費出版吧?”
唐南忠聽到方昊的夸獎,還是挺高興的,他笑道:“你過獎了,事實上,我之所以寫書,一來是讓在世上留下些許痕跡,二來也算是自娛自樂吧。所以我就不愿將自己的書交由出版商發行,而且我一共也才印了200冊,其中一些送給了親朋好友,自己手里還留下幾十冊。”
可能有朋友奇怪,自費出版,200冊也能印嗎?
在以前,出版社一般的圖書要求是最少500-1000冊,有的出版社需要3000冊起印。這是從成本的角度考慮。因為印刷廠一開機器,如果低于500冊,單書成本會很高,所以一般出版社將500冊作為最低印刷數量。但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現在這一狀況也在漸漸改變。
唐南忠之所以能印兩百冊是請托了關系,再加上不吝嗇錢,出版社自然就愿意印刷了。
鑒于書籍質量意外的好,方昊還請唐南忠再送他幾本,他準備等胡覺他們來了之后,送給他們閱讀,可以讓他們多了解一些田黃各方面的知識。
唐南忠欣然答應,直接又送了方昊五本,并表示如果方昊還需要,可以來找他。
之后,方昊也向唐南忠說了一些他的情況,至于他在古玩方面學識,還是同樣的說法。
時間過得很快,門鈴又響了起來,正是唐南忠的朋友到了。
保姆把人接了進來,來者一共有兩位,走在前面的是一位和唐南忠歲數相仿的老人,長得精瘦,但精神也很抖擻,走路風風火火。老人就是唐南忠的老友朱之慶。
而緊隨朱之慶身后的,還是認識的,之前有過一面之緣,在古玩界已經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古玩老板季文學。
季文學見到方昊也有些意外,他沒想到,朱之慶跟他說,發現書法有問題的原來是方昊,本來他還對那件書法還有些信心,現在他只覺得希望渺茫了。
唐南忠起身給大家介紹,由于之前電話里講不太清楚,唐南忠沒有跟朱之慶詳談,現在朱之慶見老友鄭重其事的居然是這么一個小年輕,心里多少有些不滿,只是礙于場合,沒有發作出來。
輪到介紹季文學時,季文學主動向方昊伸出了手:“方老師,又見面了。”
季文學認識方昊那次,只是覺得方昊小小年紀確實有些厲害,后來隨著方昊在邢恕舉辦的沙龍嶄露頭角,后來聽說孔益親自邀請方昊成為嘉益拍賣的顧問,就知道此子不能因為年輕而輕視。因此,再次見面時,就換了個稱呼。
朱之慶見季文學稱呼方昊“老師”,心中的訝異溢于言表,以他對季文學的了解,能夠被季文學稱呼“老師”的,肯定是有真材實學的,看來自己確實小看了方昊,還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幸虧他沒有露出不滿的情緒,否則就貽笑大方了。
客套了幾句,大家便步入正題。
季文學說:“方老師,不瞞你說,弘一大師的書法四條屏是我鑒定的,還要請你指點一下。”
方昊說:“咱們對著實物聊吧。”
大家表示同意,隨即一行人又走進了書房。
接下來,方昊把之前跟唐南忠說的那番話,又重新講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