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方昊看完了之后,嚴三指說道:“沒問題吧?”
方昊表示沒問題,又詢問價錢。
嚴三指揮了揮手:“給我420萬,東西你帶走吧。”
方昊訝然,以他之前的估價,至少也是460萬,沒想到嚴三指居然又少要了40萬。
嚴三指看出了方昊臉上的異樣,說:“我這人就是這樣,看對眼了,吃點也沒關系,不對眼的,就算翻一倍,我都不會賣給他。”
話是這么說,但老話說的好,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嚴三指這么做,難道真的只是因為看對眼了么?
方昊不太相信這個說法,再加上上一回他從嚴三指這里離開,他就覺得嚴三指對他的態度不太一樣,讓他忍不住想要知道內情,否則他寧愿不來嚴三指這里進貨。
“嚴老,我能感受到您老對我的愛護,只是有些事,我覺得咱們還是開誠布公比較好,否則我覺得有些承受不起啊!”
“是個實誠人。”
嚴三指暗自點了點頭,對著方昊哈哈一笑:“別擔心,我對你沒有惡意,至于原因么……這樣吧,我再送你一樣東西,你如果能找出它的秘密,我就提前告訴你。”
說到這,他彎下腰,從柜子底下,拿出了一件東西,放到柜臺上,推到方昊面前。
方昊低頭看到,這是一個圓筒狀,造型獨特,形似鐘鼓的計時裝置。表盤白色琺瑯質,墨彩繪十二時辰刻度及漢字十二支,中心銅制指針,指針下銅盤陰刻填朱十二時辰初、正兩部分,
器身采取銅鎏金工藝,從上至下鏤空雕刻一圈纏枝蓮紋,并在纏枝連蔓件雕刻輪、螺、傘、蓋、蓮花、罐、魚、盤長等佛教八寶紋,周圍飾卷云紋,雕工精致,,線條紋飾精致,寓意吉祥。底座正中嵌有拆裝旋鈕,并在左側刻有一“鐘”字,字體周正清晰。
嚴三指又拿出了一只發條手柄,推到方昊面前:“知道這是什么嗎?”
方昊抬起頭,回道:“我沒認錯的話,這是清朝乾隆時期宮廷造辦處制作的醒鐘。”
據史料記載,清宮早在康熙年間便在宮中設立了自鳴鐘處,雍正時期改為做鐘處,乾隆二年(1737)正月,做鐘處開始擴充規模,處內的工匠有外國傳教士、外募役匠及做鐘太監。像這只造型獨物的醒鐘,就是清代造辦處將西方科技與我國計時完美結合的產物。
嚴三指笑道:“看來你確實懂得不少,這醒鐘你拿回去研究一下,也不用著急,等我從瓊島回來,再給我答案。如果你能答對,這醒鐘就是你的了,算是你的勞動所得。”
國內對送鐘非常忌諱,嚴三指顧及方昊的感受,才說這是方昊的勞動所得。
“這可不太好吧。”方昊連忙推辭。
清宮鐘表,由造辦處的做鐘處定制,加之皇帝的苛刻要求,鏨、雕、嵌、鑲、鍍,每個工序都配以最優秀的工匠通力合作打造,因此,清宮鐘表件件都是精品。
像這只醒鐘,工藝就相當精湛,保存也完好,市場價值至少在八十萬左右,方昊可不敢隨便就收下。
“你先別急著拒絕,等你找出了它的秘密,原因我自然會跟你說的。”
說到這,嚴三指活動了一下:“哎,年紀大了,老胳膊老腿站了一會,就感覺生銹了一樣,可憐我還是勞碌命,去瓊島之前,還要去一趟奉天送東西。我就不留你了。”
方昊聞言心中一動:“不瞞您說,我明天也要去奉天。”
嚴三指眼睛微微一亮:“那你能不能幫我送一件玉簪?”
方昊點頭道:“可以啊,您把東西和對方的信息給我就行了,我保證送到。”
“行,你稍等一會。”
嚴三指去拿了一根玉質細膩,雕工精湛的清乾隆青白玉鏤雕梅花紋簪,之后把朋友的地址和聯系電話,寫給了方昊。
回到家中,方昊把古玩都放好,下樓去簡單的吃了晚餐,就回去研究從嚴三指那帶回來的醒鐘。
大家都知道,十二時辰為我國傳統計時單位,它最早在西周開始使用,漢代以后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