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說張卓越看到姜嘉平落荒而逃,心里覺得痛快之余,也長舒了一口氣,到時沒有真正動手,否則無論是打傷了自己,還是對方被打傷,都是件麻煩事。
因此,他對于及時出現的方昊,是非常感激的,握著方昊的手連聲感謝。
方昊也說了幾句客套話,本來他就不喜剛才那個年輕人的所作所為,張卓越又是嚴三指的好友,幫他也算是愛屋及烏了。
接著,方昊說起了正事,把嚴三指讓他帶的玉簪拿了出來。
趁著張卓越鑒賞的時候,方昊注意到張卓越放在桌上的那枚雞心佩:“張老,這枚雞心佩我能看看嗎?”
“請便。”張卓越微笑點頭。
雞心佩,是韘(音射)形佩的俗稱,由玉韘演變而來。韘是古人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是弓箭手射箭時保護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器物。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對韘字的解釋是:“射決也,所以鉤弦,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
商周時期韘已經是很普遍的器物。到戰國時代,韘演化成為扁平狀盾形,分成了實用器和佩飾兩種,從而出現了“雞心佩”的形制。
此雞心佩玉質光滑細膩,局部受紅沁,沁色艷麗。片狀略呈橢圓形,中有一圓孔,近似于雞心的形狀。器體扁薄,采用鏤空和極細的陰線雕刻出龍紋毛發,線條流暢、犀利。蛟龍盤曲回旋,蜿蜒矯健。整器打磨精細,匠心獨具,是漢代玉器中的難得精品。
這枚雞心佩從工藝來說,沒有任何問題,但可能許多高古玉愛好者都不敢下手,原因正是因為上面的紅沁。
這沁色真可謂嬌顏如畫、艷麗無比,簡直就不像是自然生成的,如果沒有扎實的功底,很可能是不會相信它是真品的。
方昊猜測,那個年輕人很可能對這枚雞心佩半信半疑,一開始還愿意搏一下,但張卓越還價的太痛快,或者他突然又覺得東西不對,于是爽約。
當然,如果年輕人覺得東西不對,可以大方地說出來,只要指出問題所在,張卓越應該也不會為難他,壞就壞在他這人太傲慢,太不禮貌。
張卓越拿起玉簪看了一下,就知道東西沒問題,他見方昊饒有興致打量著雞心佩,等方昊看完,就問道:“覺得怎么樣?”
方昊點了點頭:“好東西,特別是它的沁色,太漂亮了。”
張卓越笑著說:“你覺得它的沁色漂亮,有些人還覺得它的沁色太假了,認為是一眼假。”
方昊笑了笑:“實際上,沁色比較鮮艷的古玉并不少。這么說的,還是基礎沒有打牢吧。”
一般來說,玉器的鑒定需要從玉質、工痕、神韻、熟舊感、沁色等多個方面綜合分析,搞清楚判真的原因是什么、斷假的依據又在哪里、判真的原因和斷假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這種求是的精神應該是玩玉之人必備的品質。
張卓越對方昊的話頗為贊同,他笑著說:“既然你喜歡,要不這枚雞心佩讓給你?”
方昊也一口答應:“行啊,您說個價。”
張卓越說:“你給我22萬吧。”
“這不太合適吧。”方昊覺得這枚雞心佩的價值至少在三十萬左右,張卓越便宜的也太多了,難道真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嚴三指影響了張卓越?
“有什么不合適的,這雞心佩是我早些年下鄉很便宜收來的,22萬給你,我也撿了大漏,更何況,你還幫了我大忙,感謝一下你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