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諸富昌所在的位置,更靠近后來的那幾位,等畫作一展開,他們就圍了上去,方昊他們只能靠后。
這些人一一鑒賞著畫作,還不時小聲議論著。
其中有個人的聲音突然大了一些:“這幅畫是陸治創作的精品之作,特別是這題跋和落款,不是真跡我把它吃……”
話剛說到這里,旁邊一人就朝他狠狠瞪了一眼,這讓他意識到自己聲音大了,立即收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但由于他這句話,使得不遠處的姜嘉平就開始躍躍欲試,伸長著脖子朝畫卷上不停張望,想要看看那幅畫到底有多么出色。
后面進來的兩方鑒定花費的時間還特別長,恨不得整幅畫每一處角落都要看一遍。當然,這種鑒定的態度是正常的,只是苦了朱之慶和姜嘉平,兩人都望眼欲穿。
方昊并不著急,反正不可能不讓他們鑒賞,他現在是在絞盡腦汁考慮,那個眼熟的中年人他到底在哪里見過。
由于離得最遠,方昊他們最后才得以看到這幅畫作品的整個面貌。
這幅畫以墨為主,僅于樹干、房舍、及雅集高士衣服上敷施淺赭,其色調淡雅。在布局與筆法上能感受到王蒙畫中結構重巒疊嶂及皴法縝密細如牛毛的特色,于山體肌理及前沿松樹枝干針葉的刻劃上,更顯其神髓。
這幅作品一方面體現了作者對王蒙繪畫技法的闡述,同時又體現了自身的繪畫技巧,如圖中山石多用禿筆,以斷續線條勾勒輪廓和脈絡,以折筆干擦作皴,筆觸蒼凝勁秀;樹木則用中鋒細筆勾填,濃淡錯落有致等等,這些都體現了陸氏山水畫的風格。
縱觀整幅畫作,方昊可以肯定,這是一幅非常出色的山水畫,另外,題跋和落款,也都是陸治的真跡,看起來不像有問題的樣子。
但不知為什么,這幅畫給方昊的感覺很虛,各方面雖然看似沒有問題,組合在一起卻給他一種古怪的感覺,也不知這種感覺從何而來,難道是他的第六感嗎?
正因為這種奇怪的感覺,讓方昊暫時無法確定真偽,不過這才剛開始,他還沒有開始仔細分析呢。
姜嘉平抬起手看了看時間,由于大家鑒定的時間花的都很長,時間已經到十一點了,他本來就不是個能坐得住的人,特別是旁邊還有一個仇人,他就更不想在這里待著了,只想盡快投標買下這幅畫走人。
見方昊甚至拿出了放大鏡在那觀察,姜嘉平終于忍不住了,陰陽怪氣起來:“鑒定書畫還要拿放大鏡,是有多外行?簡單就是一個笑話!”
這個時候,方昊也有了發現,他抬起頭來:“人家主人都沒有發話說不能用放大鏡,要你來唧唧歪歪!”
坐在對面的一個中年人就開口了:“這位朋友,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都在等著投標呢,而且這么多人都鑒定過了,總不會還有假吧?”
“東西對不對,由我自己來判斷,不勞費心。至于說我看得時間久,某些人還真是得便宜賣乖!”
朱之慶見方昊這么犀利,心里很奇怪,以他對方昊的印象,方昊應該是個挺和氣的人,怎么突然這么具有進攻性?
這么做是有什么用意嗎?
朱之慶并沒有往畫作有問題這個方面想,因為他手里有陸治的作品,題跋和落款就無懈可擊,而且繪畫的部分,也符合陸治的創作風格,所以無論從哪方面講,這都是一副真跡無疑。
方昊這番話把說話讓中年人明顯愣了愣,隨即火冒三丈,正當他準備開口時,旁邊的諸富昌連忙打起了圓場:“兩位和氣生財,鑒定的環節確實浪費了大家不少時間,這個責任在我,本人備了酒水,等投標結束,還請大家移步樓下餐廳用餐。”
姜嘉平很是不耐煩:“行了,別再浪費時間了,快讓我們投標才是正事!”
“等等!”
坐在姜嘉平對面的像個爆發戶的中年人又提出了異議:“現金的事情還沒解決呢!我們冒著風險和麻煩,辛辛苦苦拎到這里,總不能一句工作失誤就把我們打發了吧?”
旁邊的人也都大聲附和。
諸富昌面帶笑容:“于老板稍安勿躁,這件事情確實是我們的工作失誤,所以我們剛才商量了一下,作為對大家的補償,只要中標,我都會給于九五折的優惠,不知你們滿意嗎?”
“不滿意!”
姜嘉平大叫道:“既然是投標,每個人給優惠不就是沒有優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