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鳴山說:“如果黃花梨的,別說好幾萬,上百萬都有可能。”
“可不就是嘛,就是不懂呀,我要知道老物件能值錢,早就成大富翁了。所以說,這都是命吶!”蔣大爺搖了搖頭,很是感慨了一番:“都是過去的事了,咱也沒后悔藥吃,方老板,這兩樣東西能值多少啊?”
方昊說:“咱們先說玉器吧,這是一塊玉璧,東西是老的,應該是清晚期的仿古玉,只是玉質不行,用的是新提油工藝,價值不高。”
“什么叫新提油啊?”蔣大爺聽不懂。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做舊的工藝。”方昊解釋了一遍。
所謂提油,是仿制做出玉皮顏色的一種獨特工藝,通常來說有“老提油”與“新提油”之分。
新提油玉器是從清代中晚期一直延續至今的作色技術,手法并不算高明,無非是用含有色料的液體浸泡玉器,然后或用火煨,或用油炸,使顏色浸染到玉器的表面或沿綹裂處往里滲入。
用此種方法染制的玉器,所選玉料往往質地粗糙,石性較強,多為仿制者為謀取利益所為。
“新提油玉往往表皮干燥,沒有溫潤的光澤,摸起來手感滯澀,其顏色也是顯得很突兀,不自然,您這塊玉璧上面,還有血絲狀條紋浮現在表面,看起來更加不自然。”
說到這,方昊還拿出手機,找了枚品質上乘的清代玉璧的照片,給蔣大爺看。
蔣大爺看了照片,對比自己的玉璧,發現果然要差上不少:“你的意思是說,它不值錢嗎?”
“您想賣的話,就算一千塊錢吧。”
這個價錢,還是方昊看蔣大爺可憐才給的,否則這種東西,他都不會收。
“才只有一千啊。”蔣大爺十分失望,玉璧才能值一千,剩下這塊其貌不揚的墨餅,想必更不值什么錢了,看來他的希望要落空了。
方昊說:“我這邊只能出這個價錢,要不您再去別的地方看看?”
蔣大爺擺了擺手:“你別誤會,我不是覺得你騙了我。”
方昊笑了笑,正想開口,就見一個流里流氣的年輕人突然沖了進來。
年輕人看到桌上放的兩樣東西,特別是那件玉器,眼睛都亮了幾分,又沖了過來:“爺爺,你讓我好找啊!”
這年輕人正是蔣大爺的大孫子,蔣大爺看到他,急忙把桌上的兩樣東西摟在懷里:“你怎么會來這里!”
年輕人表情夸張地說:“我到家一看您不在,聽說您出去了,您老腿腳不好,我擔心的要死,打聽了好一會,才知道您在這里,走吧,跟我回家去。”
說著,年輕人就想上去拉蔣大爺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