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昊示意道:“你們先仔細看看,一會我再說。”
兩人連忙仔細觀察,只見此墨呈圓形,式樣似瓦當,兩面中央為凹入的圓盤,厚重古樸。一面飾四爪團龍紋,一面中間以篆書陽刻“經之墨”,四周浮雕螭龍紋邊飾,側有“嘉靖”二字楷書款。
此墨下端磨過,從磨過的地方看無氣孔,原料細膩,質地縝密,而且墨模雕刻精細,由此可以看出,是一件名家制墨。
等兩人看得差不多了,方昊先說道:“你們知不知道,古墨的鑒定要點?”
兩人都表示有所了解,于是方昊讓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兩人相互補充,都認為這件漆衣墨的外表肌理明顯,其年代越遠,漆皮越顯渾厚,并呈現蛇皮式龜裂紋,又似古瓷開片,是真品無疑。
方昊笑著說:“講的非常好,你們知道它的作者是誰嗎?”
兩人都紛紛搖頭表示不了解。
方昊沒賣關子,直言道:“這件制經之墨雖無名款,但從工藝等方面來看,當為汪中山的作品。”
唐鳴山連忙拿出手機,查看網絡資料,發現這位汪中山約活躍于嘉靖時期,是休寧派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同時還是‘集錦墨’的重要發明者,據高濂的《遵生八箋》記載,其墨品式樣極多,惜其無墨譜傳世。
方昊繼續說:“我為什么這么判斷,主要由墨表形態看,此墨曾經漆衣刮磨加工法。作法是‘磋以銼,摩以木賊,繼以蠟帚,潤以漆,襲以香藥,其潤欲滴,其光可鑒’……”
方昊一番侃侃而談,解釋了這枚墨餅的珍貴之處,說的多了,他有些口渴,喝了幾口茶,再跟蔣大爺說:“大爺,這塊墨我認為十分珍貴,不知您愿不愿意轉讓給我?”
“愿意,我非常愿意!”蔣大爺腦袋點的就像啄米的小雞似的。
“行,您的銀行卡給我,我給您轉賬。”
“好!”
蔣大爺從口袋時掏出銀行卡,手都在微微顫抖。
方昊拿著銀行卡,去讓李欣麗給蔣大爺轉賬,同時他也拿了相應的文件過來,讓蔣大爺簽字,同情歸同情,該簽訂的文件一份都不能少。
老太太為蔣大爺感到高興:“老蔣,你現在能去養老院啦。”
“都是托了方老板的福。”蔣大爺情緒很激動,眼角都微微有些濕潤。
方昊謙虛地說道:“老先生,您別這么說,我也只是做了一些分內之事。而且實話跟您說,我也沒有虧本。”
“方老板,我也是過來人,能做到你這樣的,屈指可數!”蔣大爺向方昊豎起了大拇指。
這時,李欣麗告訴方昊,錢應該已經到蔣大爺的銀行賬號上的了。
蔣大爺高興的合不攏嘴,又一個勁地跟方昊道謝。
等蔣大爺的情緒平復了一些,方昊問他家里還有沒有老東西,他之所以還問這個問題,主要是幫蔣大爺考慮。
現在京城的養老院,能夠保證一定的生活質量,三千多一個月肯定要的,以一年費用五萬計算,六十萬也只能用十二年,這還不包括養老院費用上漲的因素。
蔣大爺如果除了腿腳不便,沒什么基礎疾病,活上一二十年沒有問題,這么些錢也就捉襟見肘了。
老太太插話道:“老蔣,你以前不是還收了一些老香爐、瓷碗嗎?要不再麻煩方老板去你家看看,說不定還有值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