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昊到了店里,就看到胡覺和唐鳴山正在打量著桌子上的鳥食罐:“怎么樣,有結果沒?”
胡覺搖了搖頭:“我看有點懸,一般來說,宣德時期的青料發色濃艷、藍中帶黑,紋飾中常伴有深入胎體的黑褐色大小不同且不均勻的斑點,用手撫摸有高低不平的感覺,俗稱‘咬胎’的現象,而這只鳥食罐雖然也給我這種感覺,但總覺得有些不太自然,手感也不太對。”
胡覺到底家學淵源,宣德瓷他爺爺也有收藏,他也認真研究過,所以能夠感覺到這只鳥食罐一些細微的差別,只是差別太小,或者說是他的經驗不豐富,因此并不能肯定它有問題。
但也正是這樣,讓胡覺更加佩服這只鳥食罐的作者,仿制技術居然這么高超。
胡覺正想繼續說下去,方昊就表示,讓他先看看再說。
釉下青花和釉上紅彩的結合叫“青花紅彩”。在宣德以前,作為青花、紅彩這兩種工藝都已成熟,但它們都是單獨存在的。直到宣德時期,才把這兩種工藝結合起來,創造了釉下青花和釉上紅彩的新工藝。
也正是這種新工藝,為成化的“斗彩”和嘉靖、萬歷的“青花五彩”工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宣德“青花紅彩”,大多是在青花紋飾中,留出獸形、龍形等白釉色地,再在釉上填以礬紅。
東西到了手中,方昊也感到了異樣,隨著他用了兩張鑒定經驗卡之后,他發現現在的第六感晚加靈敏了,說不定等他成為鑒定大師時,憑感覺就能夠定東西的真偽。
方昊仔細看了鳥食罐,心里就有了數,正當他準備發表自己的看法時,孔益來了。
孔益看到方昊手里的鳥食罐,也有些好奇,便詢問東西的來歷,得知了詳情后,他也是和方昊一樣的感覺,唐鳴山被騙了。
唐鳴山嘴角抽動了一下:“你們難道就不覺得,我會撿漏嗎?”
胡覺就說:“我建議你養頭老母豬,看看能不能爬上樹。”
唐鳴山沒好氣地說:“我看你是竹子的幼芽,真筍!”
方昊和孔益聽了兩人的對話,都笑了起來。
孔益也趁機看了鳥食罐,等他放回桌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眼力有限,看不出問題所在,感覺它像是真的。”
唐鳴山又來了精神:“你看,孔少都同意我的觀點。”
“你覺得可能嗎?”
方昊哼了一聲,接著說道:“鑒定一件瓷器,首先要看胎、釉、色,一般宣德釉色普遍發青色、青灰色,釉質肥潤而多不清澈,釉面伴有鬃眼。另外,當時用的是蘇麻離青料。
這種青料具有暈散、結晶斑、呈色靛藍,絢麗濃艷,清晰而通透等特征。線條的紋理中或青料凝聚處有烏黑而濃重的結晶斑,結晶斑呈濃黑的松煙墨色,濃重處或濃聚處下凹且深入胎骨。你自己看看,這鳥食罐的斑痕,是不是浮在青花表面上的!”
唐鳴山連忙湊上前仔細觀察,發現,果然是這種情況,一時間,臉上布滿了苦笑。
孔益在旁邊問道:“方老師,這是采取的哪種方法,能夠讓蘇麻離青的偽造效果這么逼真?”
方昊說:“這應該采用的是釉下添加類似金屬元素的方法,這種方法在上好的青花料上再用筆涂上一條條含鐵或鋁或錫之類的東西,然后去燒,這樣燒成的青花上會形成一片片的斑痕。這種斑痕的呈色有些很白,就是所謂的錫光斑,或者暗暗的,似有似無。
它之所以會上浮,是因為燒制過程中氧化鐵之類溶解后慢慢浮起的緣故。這種作偽有相當大的欺騙性,經驗不足的人容易上當。并且,這位作偽者的技術進步了,這只鳥食罐的問題如果不注意看,很容易打眼。”
唐鳴山苦著臉說:“是我的問題,明明一直提醒自己控制貪念,但一遇到事情,就會忘到爪洼島上去了。”
方昊說:“你這樣,還是只能從頭開始,多看不買,先把眼力練到了位再說,否則將來肯定還要吃虧。”
唐鳴山咬了咬牙:“行,我聽你的,胡哥記得監督我。”
胡覺開玩笑道:“回頭我去買根戒尺備著。”
唐鳴山有些無語:“我現在才發現,你夠狠的。”
大家哈哈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