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胎漆器是瓷器與漆器的結合,明清時期,漆匠以漆代釉直接裝飾,雖缺省了窯火淬煉,倒也是別具特色。
漆器一般為木胎、竹胎、皮胎等等,瓷胎漆器相對少見,而且一般都是瓶類作品,像將軍罐這樣的瓷胎剔紅,方昊記憶中,市場上好像沒見過。
方昊仔細觀察,此器胎質較厚,胎外為剔紅。整器以剔紅雕刻圖案,器身滿鋪錦地,其上浮雕山石、花草。
其刀功老辣,生趣盎然,布局巧妙,器身隨形而動、獨運匠心,不僅具有輕盈曼妙的外形特征,而且紋飾細密復雜、貼切自然,設計精巧,表現出十分成熟的技藝,可謂制作玲瓏,美觀大氣。器底有“大清光緒年制”款。
這件器物的工藝非常精湛,但方昊一眼就看出來,它并不是光緒時期的作品,充其量,制作時間不超過五十年。
這也正是方昊覺得奇怪的地方,就憑作者的技藝水平,完全可以把年代仿的更前一點。
并且,器物還沒有作舊。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安的是什么心思?
要說,如果當它是現代工藝品,那又何必還落個光緒的款?
朱賓看到方昊眉頭收緊又展開的樣子,心里緊張起來:“方老板,這東西難道不對嗎?”
朱賓的妹妹聽了這話,立馬不樂意了:“這罐子我們小時候就在咱們家,怎么可能不對!”
方昊抬起頭來:“這只將軍罐也有些年頭了,但是最多不超過五十年。我之所以這么說,主要基于三點,一是光緒的款不對,這就說明,它的制作時間應該不超過光緒,至于我說它不超過五十年,主要是通過它的硬度和氣味來判斷的。”
鑒定漆器時,可以用手掐一下,這樣可以鑒別出漆器的時間長短,新的漆器一掐是軟的,而時間長了它就有一定的硬度
還有可以用鼻子去聞,就是用嗅覺的方法。漆器有一定的味道,這個大家都知道,它把這個味道去掉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如果是新作的漆器用鼻子一聞就能聞出來。
朱賓的老婆上去掐了掐漆表面,又上去聞了下:“我覺得挺硬的,而且也沒什么味道啊,怎么就能判斷它不到五十年呢?”
方昊淡淡地說道:“經驗的積累。”
朱賓的妹妹語氣很不滿:“說半天,還不是你說了算!”
“你要是不信我,那還是另請高明吧。”方昊雖然覺得這件漆器有些奇怪,但對它基本沒什么興趣。
朱賓連忙說道:“方老板,我們也沒別的意思,你可別誤會。雖然這件漆器可能不到五十年,但它相當精美,應該也值些錢吧。”
方昊又打量一下,問道:“蓋子確定找不到了嗎?”
朱賓搖了搖頭:“我從小就沒見過它有蓋子。”
方昊說:“我可以給三千塊。”
“這么大一只罐子,又做的這么漂亮,只能值這么點?”不提說話的朱賓,其他人對這個價錢也相當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