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的表揚并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改變,最起碼當天沒有。
蘇崢并不著急,在信息傳播速度發達的后世,想要引導輿論仍需要發酵醞釀,更何況是信息傳遞緩慢的現在?
按照慣例,大報刊登過的消息,地方小報會緊隨其后報道。不一樣的報道,文字中間透露的意思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細微生活彰顯改革之風》”
“《改革,人人有責》”
“……”
“《是學習?還是抄襲?》”
今天,蘇崢特意把報亭所有報刊購買了一份,如他所想,大小報刊無一沒有刊登關于《工人日報》報道的內容。
前面幾個看標題都知道報社從《工人日報》中提取了一部分內容進行延伸論述,這些不用看也知道文風很正,以鼓勵表揚為主。
當蘇崢看到最后一份報紙時,手上動作一頓。
“改革是大勢,是全國人民齊心奮斗的目標,《改革需要主觀能動性》讓人閱之精神振奮,讀之熱血沸騰。古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今日何嘗不是改革大潮人人可為?!”
“閱讀時,為普通工人的積極主動欣慰,為帶頭表率的單位喝彩。細微處發現一件趣事,堵在心中不快,分于諸君同思。”
“……”
“明明是自己想出來的優秀方法,卻成了外來者鋪造聲勢的利器。回想京城造紙十一廠面臨的困境和艱難,鼻頭不覺發酸。”
“偉人曾說: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短短八個字蘊含著對祖國下一代的期望和鼓勵,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努力學習遠遠沒有抄襲實用,這八個字豈不是喪失本真?”
“如果說抄襲是道德的不良,那么幫助抄襲的行為就等同于犯罪!”
臥槽,真敢說!
這篇文章文字內容不算很多,但言辭絕對犀利。
加上文中兩張海報圖案和發布時間點對比,足以讓讀者了然其中內情。
穩了!
放下報紙,蘇崢心情大好。
一昧的鼓勵表揚只會讓人乏味,突如其來的爭議才會引發民眾熱議。有了這篇文章,不難想象隨后幾天肯定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聲音。
只不過,蘇崢多少有些好奇,這篇文章究竟是誰寫的?
……
“這是典型的狹隘思想!”
孫宏滿臉怒色,將報紙摔在地上,“正常的市場競爭怎么就成道德的不良了?合理的宣傳手段為什么就是犯罪?”
沒有人回答孫宏的問題。
孫宏瞥向趙國棟,想到昨天他的那番話,失控的情緒慢慢平復下來,“趙經理,這就是你說的不同嗎?嘴上喊著開放思想,卻干著狹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