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百貨大樓就是一個平臺,是給老百姓提供物資需求的平臺。”蘇崢顧不上賣關子,直接說出自己對百貨大樓的定義。
齊國生心有所感,下意識點頭認可蘇崢的說法。
“前些年物資緊缺,百貨大樓和供銷社是普通百姓購置物資的唯一渠道,一座城市的國營商店數量有限,卻要供應全城百姓,自然會顯得生意興旺供不應求。”
“可現在不一樣了,越來越多的零售商店和副食商店出現之后,老百姓不用再忍受冷眼來百貨大樓購物。齊經理身為百貨大樓的負責人,應該比我更清楚零售商店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民營企業的增多造成的。”
看齊國生繼續點頭,蘇崢接著說道:“昨天晚上咱們已經聊過了,以后民營企業肯定會越來越多,甚至會出現同一種產品好幾個廠家共同競爭,前幾個月衛生巾不就出現過這種情況嗎?”
蘇崢一連串說了這么多,齊國生聽得云山霧罩,可他又不好意思說自己沒聽明白蘇崢的意思,只能催促道:“你就直接說你的主意吧。”
“齊經理別著急啊!”
蘇崢不急不緩地笑著,“剛才我已經說過了,百貨大樓的本質就是給老百姓提供物質的平臺,以前你們銷售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國營廠子的產品,按計劃進購按條件出售,買賣都沒有壓力。”
“民營企業出現之后,他們想把自己的產品銷售出去,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你們這類渠道。可你們早已習慣了銷售國營廠子的產品,根本不屑于跟民營企業合作。民營企業需要銷售渠道,膽子大的老百姓想要多賺錢,兩者一拍即合就達成了合作。”
說到這里,蘇崢停頓了一下,臉上多了些許認真:“民營企業需要平臺幫他們銷售產品,你們要么是不屑提供,要么就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卡人家脖子。在這種不對等的合作關系下,齊經理你如果是民營企業的負責人,你會怎么想?”
齊國生一臉凝重,他現在明白了,蘇崢剛才說這么多就是在闡述百貨大樓陷入困境的根源問題。同時,他腦子里有了念頭,隱約猜到了蘇崢所謂的主意是什么。
“你是想說讓我們降低門檻,吸納更多民營企業的產品進來?就像你之前跟我說過的多給顧客提供選擇是一個意思?”齊國生看著蘇崢自顧自地說著,不等蘇崢回話又是搖頭否定道:“很多老百姓已經習慣了在家附近的零售商店買東西,這樣做不見得能有實質性的作用。”
“不是。”
蘇崢果斷搖頭,又是嘆息道:“你還是沒聽懂我的意思!”
齊國生更加疑惑。
“齊經理,你仔細想想我剛才說過的話,零售商店是銷售平臺,百貨大樓同樣也是銷售平臺,兩者的本質都是想從老百姓身上賺錢,根本避免不了競爭關系。”
蘇崢掰著手指頭,不得不耐著性子解釋:“零售商店受經營者本身實力限制,經營空間和經營品類相對比較狹隘,這一點明顯不如百貨大樓有優勢。你自己都說要改變了,就不能換個思路嗎?”
這幾句話讓齊國生腦子里快速閃過一個念頭,想抓又抓不住,這讓他更加急躁,“換什么思路?”
“把競爭關系變成合作關系啊!”
蘇崢脫口說道:“這年頭,做生意比上班更賺錢已然成了鐵打的事實。肯定有不少人產生做生意的想法。這其中必然有心思縝密的人會考慮到家庭附近已經有商店,從而擔心自己做生意能不能賺到錢。”
齊國生快速點頭,蘇崢說的很對,自己認識的人就有不少問自己現在開商店還能不能賺錢。自己給出肯定答復后,他們反倒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咱們就以最普通的零售商店為例,想開零售商店是不是得把雜七雜八的生活必需品都上齊?這得需要多大的本錢?如果只是單賣一種商品是不是能降低投入本錢?”
看齊國生皺眉,蘇崢趕緊補充道:“但肯定會有人覺得單賣一種商品不值得開店,甚至會覺得不賺錢。這個時候,屬于百貨大樓的機會不就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