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現在要找一個更具說服力的理由。
蘇崢保持笑容不變,腦子快速轉動,有了想法之后緩緩開口:“我有一個朋友在富單大學當老師。”
李蘭娟疑惑看著蘇崢。
“她很漂亮,也喜歡打扮自己。她工資不高,卻從不吝嗇。每次見她都感覺她跟別人不一樣,不同的穿著打扮會讓氣質發生微妙變化。”
最近這些日子報紙上的言論李蘭娟看過不少,她本身就對這件事保持著關注,現在有機會來采訪風波主角,且臺里沒有指定話題,留給自己的發揮空間就大了一些。
來的路上李蘭娟就想好了采訪問題,她甚至腦補過蘇崢的反應,根據不同的反應她會拋出不同的問題。
生產健美褲的動機,在李蘭娟看來,蘇崢無非是兩種態度,一種是編造理由蒙混過關,一種是避而不談。
李蘭娟采訪過不少人,被采訪的人一開始都會有些緊張局促,嚴重者甚至會有言談錯亂無序的表現。
可她萬萬沒想到蘇崢竟然聊起了他的朋友,而且說得如此自然,根本沒有絲毫面對鏡頭的局促感。
“抱歉,我打斷一下,你說的這些跟生產健美褲有關系嗎?”李蘭娟質疑看著蘇崢。
“有。”
蘇崢語氣堅定,直視李蘭娟反問道:“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李蘭娟點頭:“你說。”
“我剛才說的這種氣質變化,你見過嗎?”
李蘭娟愣了一下,仔細想過之后輕輕搖頭。每個人的氣質不同,大致因素無外乎身份、環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這是大眾認知的常識。
蘇崢輕聲笑了笑:“之前我跟你的認知是相同的,因為我能接觸到的人群無非是常見的幾類。比如說工人,上班穿工裝,下班穿自己的衣服,無論是哪一種,樣式都太普遍了,普遍到幾乎人人都是相同的。”
李蘭娟先是下意識點頭,緊跟著又是皺眉問道:“衣服是外在表現,氣質是由內之外散發的素質教養,這兩者沒有關系吧?”
攝像機后面,跟李蘭娟一同前來的同事同樣好奇看著蘇崢,想聽蘇崢如何解釋。
“我認為有!”
蘇崢直接丟出自己的態度,“有句老話,人靠衣裳馬靠鞍……”
“這句話只能代表精神面貌,有些片面。”
被李蘭娟打斷,蘇崢沉默了幾秒鐘,然后又是說道:“那小家碧玉、大家閨秀呢?這兩種區別是從何判定的呢?”
攝像機后面的男人驚訝看著蘇崢,在他看來這個問題可比李蘭娟提出的問題更刁鉆。隨后目光轉向李蘭娟,想看看這個能說會道的女人怎么接話。
李蘭娟愣住了,攪動腦汁也想不出怎么否定蘇崢的理論,不由有些心急。
“或許你會覺得我是在拿個例狡辯……”
李蘭娟毫不猶豫地點頭,她心里就是這么認為蘇崢的。
蘇崢沒有表現出絲毫不滿,反而笑得更輕松:“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拿咱們兩個來舉例,如果把脖子以下的身體部位全部遮擋住只露出一張臉,能通過一張臉看出這個人的身份和氣質嗎?”
李蘭娟沉默了。
“你我都不能否認,不同的衣服穿在同一個人身上,是能夠給人帶去不同感覺的。”蘇崢主動把話題拉扯回來,臉色忽然變得認真嚴肅不少,“某些人說話很不負責任,雖然沒有污言穢語,卻深深傷害到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