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了,從現在開始給客戶打電話通知新品上市,務必以最快的速度把產品全面鋪開……”
近一個月的連續生產不但讓工人熟練度提高不少,也囤積了比較可觀的庫存量。接到大哥的電話,蘇崢快速做出決定。
“還有一件事,陳志高的磁帶工廠已經開始正式生產了,前幾天你回京城,他沒好意思打擾你。”
“行,我給他打電話。”
放下電話,蘇崢并沒有急著給陳志高打電話,仔細想了好一會兒后才撥通了陳志高辦公室的號碼。
聽到蘇崢的聲音,陳志高立馬笑道:“怎么樣?楚叔叔和秦阿姨對你什么態度?”
蘇崢如實說了情況,說完之后主動扯回正題:“我之前跟你說過的事情你沒忘記吧?”
“沒忘,不就是給你朋友留銷售區域么。”
“嗯,我仔細想了想,有個建議給你……”
聽完蘇崢的建議,陳志高微皺著眉頭:“這樣能行嗎?萬一你說的省級代理商實力不夠,或者是精力不夠,可就直接影響到廠子的銷量了,我覺得還不如按照之前的做法多找一些合作渠道。”
“陳總,渠道多了固然能快速打開銷量,但也不是沒有弊端。全國這么多城市,不敢說每個地方都找一個銷售渠道,哪怕是只有一部分城市建立銷售渠道也得有上百個客戶,甚至更多吧?”
蘇崢不是臨時起意,上個月在鵬城督促新品研發時他就發現了這個問題,銷售渠道太多,客戶銷量大小不一,但每個客戶都需要廠子親自對接管理,這樣太浪費廠家的精力,也不方便管理。
可這些客戶都已經建立的合作關系,有些還是從衛生巾一路跟隨過來的合作伙伴,冒然取消他們的經銷權肯定會引發不滿,甚至是危及到自己的口碑。
陳志高跟自己的情況不一樣,磁帶廠剛剛開始,這樣做不會引發不好的結果,無非就是陳志高剛才擔心的那種情況,短期之內銷量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咱們要搞生產,還要跟同行競爭,哪有那么多精力照顧到每一個客戶。客戶數量越多,以后就越容易出現管理問題。”
“把小區域歸攏成大區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按照省份劃分,咱們找省級代理,讓省級代理去發展下面的市縣級代理,一級一級垂直管理,咱們能省去不少煩心事。只要渠道捋通順了,以后只會越來越簡單輕松。”
“服裝廠你也打算怎么做?”陳志高反問一句。
“對,只是現在有點騎虎難下,正因為這樣我才給你提建議。當然,采不采納你自己決定,我只是不想讓你遇到同樣的麻煩。”
“那行吧,我先試試看。”
電話掛斷之后,蘇崢輕嘆一聲,自己給陳志高的建議是比較容易實現的,反倒是自己這邊有點麻煩。
后世大部分生產企業都選擇把渠道下沉,蘇崢開工廠之后不自覺地就把后世的做法搬過來借用。可他忽略了一點,渠道下沉是經過幾十年的行業發展慢慢摸索,一步步沉淀總結出來的有效方法,主要是因為信息傳遞速度太快,行業信息太過透明。
說句不好聽的,生產企業也是被逼無奈才選擇的渠道下沉,目的就是省去中間渠道環節費用,將省下來的渠道費直接投放到終端銷售市場,從而降低產品零售價格,增加自身競爭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之所以能實現渠道下沉,也是因為信息傳遞速度快,手機通訊軟件發達的后世,隨時隨地都能了解到市場真實變化,一個業務員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同時跟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銷售渠道做到有效溝通。
可現在,條件完全不夠支撐這多渠道同時接洽。
說白了,蘇崢這一步跨的有點大。
之前渠道沒有現在這么多,也相對單一,對接管理起來不是那么費勁。現在渠道增加了,而且還是兩個工廠的渠道,以后如果再涉足其他行業,問題只會越來越明顯,所以不得不重新回頭按部就班地重新設定合理有效的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