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那個意思……”
顏丙濤趕緊搖頭,表情變得復雜許多,“兄弟,你直說吧,需要我做什么。”
這么大的工程,再有幾天就開工了,這個時候蘇崢應該很忙才對,他能專門跑過來找自己,不用猜都知道有事。
“還是顏大哥懂我!”
蘇崢先捧了顏丙濤一下,而后略顯惆悵說道:“商場的施工期是三個月到四個月,說不上快,但也不算慢。不怕顏大哥笑話,投這么多錢進去,還背著貸款利息,我自己心里都沒底。今天過來主要是想請顏大哥幫個小忙……”
顏丙濤理解點頭,“你說,只要我能做到,肯定不遺余力。”
“顏大哥能不能幫忙聯系一下棉紡廠合作的服裝廠,不用說太多,只要告訴他們商場的事情就行。不瞞顏大哥說,我已經跟《新民晚報》那邊說好了,下個月就會在報紙上刊登廣告,這樣雙管齊下應該能有所收獲。”
“我當多大事呢!”
顏丙濤自信笑著,“你既然開口了,我保證把我們廠所有合作的服裝廠都聯系一邊,要是不夠的話,我去找兄弟單位,讓他們幫忙聯系更多的服裝廠。”
“謝謝顏大哥!”
從棉紡廠出來,蘇崢暗暗盤算有沒有遺漏的事情,還有沒有能用得上的渠道。確定沒有疏忽遺漏之后,才覺得輕松一些。
重生而來,蘇崢更清楚酒香也怕巷子深。后世信息傳遞速度那么發達依舊會有好產品被埋沒,更何況是現在信息傳播渠道單一的年代。
所以,蘇崢先找了劉衛東。
《新民晚報》是蘇崢打交道最多的一家全國性報刊,而且還有利益合作關系存在。借助《新民晚報》的發行量和影響力足以讓一部分企業單位知道滬市建造專業批發商場的消息,這算是廣撒網的直接手段。
找顏丙濤的目的就單純很多,棉紡廠的客戶基本上都是服裝廠,有《新民晚報》的廣告宣傳,再加上熟人介紹,這算是精準定位重點捕魚。
至于跟牛建國說的那番話,只是蘇崢給自己預留的后路罷了。
滬市七浦路是商戶自發聚集成的批發市場,因為商戶眾多經營繁雜,一直沒有做出亮眼的成績。如果能把他們中間經營服裝批發的商戶搬到商場來,能給商場撐人氣不說,商戶們也能得到更多更有效的銷售渠道。
這是蘇崢目前能用上的所有手段……
不,還有鵬城。
鵬城新建的服裝企業由楚東升負責聯絡溝通,新建的企業最需要的就是銷售渠道。他們自己開辟銷售渠道也不是不可以,關鍵是效率不高,短時間內肯定無法滿足企業需求。有這樣一個專業性質的服裝批發商場存在,而且代價不用太大,絕對能讓他們為之心動。
民營企業都在積極尋找銷售渠道,那些面臨挑戰的老牌國營企業敢不為所動嗎?
或許有比較固執的企業,但蘇崢相信一定會有積極尋求改變的企業。
服裝批發商場是蘇崢建商場之初就做好的自我定位,因為他很清楚,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服裝將會是最火爆的行業,沒有之一。
上到省會大商場,下到農村趕大集,服裝攤位必然是最多的存在。
不夸張地說,最底層的零售渠道基本上都是由普通老百姓組成,這些人眼界見識有限,很多人一開始做生意時尋找不到合適的批發渠道,只能就近選擇,從而限制自身利潤。
只要自己的批發商場宣傳力度足夠大,覆蓋范圍足夠廣,無疑是給這些想要干個體生意的老百姓豎起一盞明燈。
想想后世那些服裝商販不遠千里跑去羊城批發服裝,特別是對北方的服裝商販來講,這無疑是煎熬的過程。現在滬市有了專業的服裝批發商場,他們還會舍近求遠嗎?
把商場定位成服裝批發性質,蘇崢對前景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