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光堅持自己的意見,并與大領導展開激烈辯論,楚青山時不時幫腔出聲,據理力爭。十余位部委參會人員面面相覷,牽扯到專業的經濟領域,自己根本插不上嘴啊。
當天的會議不歡而散。
翌日,大領導接到正在拉丁美洲訪問的體改委工作人員發來的電報,力陳高通貨膨脹沒有什么可怕,拉美的經濟十分繁榮。
這一通電報打破了前日爭辯的尷尬,會議氣氛有所緩和,大領導堅持己見,認為通脹根本不可能發生,即便發生了,也不可怕。
當天,會議敲定‘價格闖關’的政策。
……
瓊島的人口數量每天都在增加,大街上充斥著外來淘金人群。
先來的人被現實給了迎頭棒喝,為了填飽肚子繼續留在瓊島等待機會,不得不降低要求接受原本看不上的工作。
不少看似知識分子的人白旗了擦皮鞋攤,為新登島那些意氣風發的人群提供勞動服務,換取微薄報酬。
“縣城就這么一點大,咱們都好幾天了,你倒是給個準話啊!”
這幾天來來回回在海州城區轉悠,時走時停跟當地人咨詢一些信息情況,亦或者是跟淘金者交流。
此時不敢說對海州了若指掌,最起碼大概情況已經了然于胸,陳志高耐性被一點點消磨掉。
“陳總。”
蘇崢平靜看著陳志高,沉聲說道:“咱們這次很可能要空手而歸了。”
“嗯?什么意思?”
陳志高皺起眉頭,“你不是說要搞建筑公司嗎?不是說積累經驗嗎?怎么突然打起退堂鼓了?”
面對陳志高的質疑,蘇崢表情不變,冷靜回道:“這四天時間,咱們幾乎把海州轉了兩遍。總共發現五處建筑工地,全都是行政單位搞的基建工程,一處投資商的工程建設都沒有。”
“再有,你看看街面上的情況,游蕩找工作的人越來越多,真正找到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從內地過來的知識分子,以及那些從企業機關辭職的干部人群,有幾個不是帶著想法過來的,但有幾個能把想法變成現實?”
蘇崢說的都是事實,陳志高無力反駁,只能感慨道:“這不是剛開始嘛,過段時間步入正軌肯定會有所好轉的。”
蘇崢點頭,說白了,自己來的還是太早了!
此時的海州還沒制定好自身發展路線,無論是登島淘金者,還是政府工作人員都處于腦熱狀態,滿心都是經濟特區經濟發展速度快,能賺到大錢,根本沒有實質性的推進動作。
省級經濟特區的發展,政府可以慢慢捋順規劃思路,孤注一擲的淘金者能熬時間等待機會出現,但自己不能在這里白白浪費時間。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陳志高輕嘆一聲,擠出一抹笑容對蘇崢說道:“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咱們總要多點耐心。只要咱們態度不變,瓊省絕對能給咱們創造豐厚的回報,我很堅信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