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他們不單要做好自己的生意,還要緊盯同行。相比之下,個別時候咱們反倒顯得有些愚笨,比如說打價格戰時,不都是客戶提醒咱們競爭對手降價了?”
陳志高撇嘴:“那是他們想要拿到更便宜的貨。”
蘇崢不置可否的點頭,“但你不能否認,他們比咱們消息靈通,動作更快!”
陳志高不說話了,過了好一會兒再次開口,“照你這樣說,接下來又要搶市場份額了?”
“必須的!”
蘇崢微瞇眼睛,“購買力只要彰顯出來,生產廠家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出貨,盡可能把之前蕭條行情造成的損失找補回來。為了多賣貨,價格戰還會遠嗎?”
“大家都想賣貨換錢,利潤低點總比沒有利潤強,商品價格下降必然會刺激老百姓的購買欲望,購買需求增加,就會有更多貨流入市場。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循環!”
陳志高冷不丁問道:“不考慮原材料價格嗎?”
說到原材料,蘇崢露出古怪笑容,靜靜看著陳志高不說話。
“你別這樣看我,趕緊說事。”陳志高有些心虛地催促。
“原材料在誰手里呢?”
蘇崢似笑非笑看著陳志高,“需要從國外進口的不用多說,價格是人家老外制定的,就算想打價格戰,空間也十分有限,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聽蘇崢這么說,陳志高輕松不少,錄音機的電子元件就需要進口,這么看來就算真得出現價格競爭,對自己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可那些國內能提供的原材料呢?”
這句話陳志高愣了一下,心里瞬間就有了答案。就拿生產服裝的原材料來講,大部分都是國家掌控。
“陳總,不管是電視,還是報刊,都不止一次強調國家整治經濟環境的決心。蕭條快一年了,這么好的調控物價機會,你覺得上面會視若無睹嗎?”
看陳志高神色快速變化,蘇崢呵呵笑道,“價格戰是雙刃劍,有人因為價格戰死亡,自然有人從中獲利,咱們能不能成為笑到最后的人,就看各自的心態和準備了。”
“你有什么準備?”陳志高迫切問道。
“我?”
蘇崢簡單想了想,“我想當敲鼓的人!”
“什么意思?”
“我敲鼓喊開始……”
PS:五千多字的大章,不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