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崢不緊不慢說著,“這么多工廠和生意每天都有進項流水,只要不是一次性投入太多錢,應該能夠維持正常運轉。”
“相比起緊湊過日子,投建紡織廠對咱們的意義更為重要,一旦理順,以后服裝生產方面幾乎不用操太多心,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發展就行,差不多能算得上是一勞永逸。”
……
“前些日子老張還跟我通電話,隔著電話都能感受到他的得意。”
晚上,蘇崢喊韓朝陽一起吃飯,聊到浦東開發的話題時韓朝陽笑出聲。“空調廠那么大的項目最少得一兩年才能竣工,我以為夠他忙的了,沒想到他跟我說要做基建工程,好像已經有眉目了。”
都是自己人,蘇崢自然不會刻意隱瞞,笑著點頭承認,“塵埃落定之前誰也不敢保證一定能成功,還得繼續努力。”
韓朝陽端起酒杯跟蘇崢碰了一下,放下酒杯后說道:“蘇總,我有個疑惑。”
“直接問,又不是外人。”
韓朝陽壓低聲音,“瓊島是經濟特區,剛成立時很多人都覺得瓊島潛藏著大把機會,聽說你跟陳總當時也過去了。我很好奇,你們為什么沒有參與到初期的開發建設,反而把那么多錢擱置在那里。”
普通生意人都知道錢只有流動起來才能賺錢,韓朝陽不相信蘇崢和陳志高看不明白這一點。
再說,陳志高和蘇崢都是有關系的人,瓊島升級為省之前隸屬粵省管轄,單憑陳志高的關系就不可能拿不到工程項目。
韓朝陽是被瓊島八百多畝土地打動才辭職的,進入公司一年了,遲遲不見對瓊島土地的開發計劃。
一邊是巨額資金擱置不動,一邊背負巨額債務,對此,韓朝陽屬實想不通。
“沒經驗!”
蘇崢淡淡笑著,“我們過去的時候,瓊島剛成為經濟特區,當地政府對發展規劃都不明確。為數不多的基建工程基本上都被當地國營建筑公司拿下,再加上當時我們工程建筑經驗幾乎為零,就沒敢冒然下水。”
“為了保持對瓊島的關注度,還特意把董學文留在瓊島收集信息,方便遇到機會時快速做出反應。”
抿了一口茶水,蘇崢繼續說道:“至于為什么在瓊島買地,其實很簡單。當時瓊島的土地價格便宜,甚至還不到鵬城土地價格的四分之一。我跟陳總商量著賭一把,賭瓊島這個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能夠發展起來,賭瓊島的土地價格以及未來的房價會漲上來。”
這個解釋雖然有些超乎尋常,卻也算是說得通。
“蘇總,我能問一下你覺得什么時候適合開發瓊島的土地嗎?”
蘇崢直視韓朝陽的眼睛,韓朝陽保持微笑不閃不避。
蘇崢能感覺到,韓朝陽對現狀有些不太滿意。不知道是不滿足一年開發一個項目的速度,還是得知張柏明那邊情況后有了迫切感。
“快了。”
本以為蘇崢會避重就輕模糊回答,現在這個回答讓韓朝陽很是意外,特別是蘇崢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篤定。
有心問問蘇崢為什么這么自信,話到嘴邊又被韓朝陽咽了回去。土地是老板買的,想什么時候開發不就是一句話的事?
“韓經理。”
蘇崢注意到韓朝陽的欲言又止,主動說道:“鵬城灣這個項目要加快進度,如果有可能,我建議你把具體工作分配給下面的人去做,這樣你才能隨時抽身接手新的項目。”
“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會拿出一塊瓊島的土地進行開發試探瓊島房地產行業的市場反應,你要做好準備。”
韓朝陽喜于言表,鄭重點頭:“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