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情都有個習慣過程,第一次和機械怪親密接觸很不習慣,可是經歷過意識融合,再赤身相擁的泡了兩天,對這種狀態也就沒啥抵觸情緒了,忙起來血液都不往下走了。
當然了,只要腦子里一閑下來,該立正敬禮一點不耽誤。克萊爾每次都看在眼里,然后就會說洪濤是個野性未改的下等人,僅此而已。
頭一次駕駛飛船,還是個高檔貨,讓洪濤很興奮,也很頭疼。不是比喻頭疼,而是真頭疼。新伊甸人的飛船沒有油門、推桿、按鈕之類的東西,所有操作都要在主腦的虛擬映像上完成。
簡單點說,有六個操控元素組成了一個圓,反物質堆狀態、主驅動力、輔助驅動力、電容電力、空間傳感器、武器系統。
這六個因素根據空間環境和飛船狀態時高時低,圓就會變得左出右進很不規則。這時候飛船也能工作,但各種性能會打折扣,如果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里飛行還容易出故障。
飛行員的工作就是把這六個主要參數調整平衡,讓它們組成一個圓,越近似圓形越好,如果能完全達到正圓,就可以發揮出飛船百分百的設計性能。在新伊甸飛船設計行業里是沒有超水平發揮一說的,頂多百分之百,能做到的飛行員幾乎沒有。
聽起來挺容易的,只需要控制六個主要參數,實際上飛行員要做的事情簡直多的數不過來。每個主要參數都是由一大堆次級參數構成的,光反物質堆就有二百多個參數。
想讓反應堆的主參數增長或下降,就得去調整這些次級參數。其它五個主參數的意思都一樣,有些還有次二級參數、次三級參數……一層一層的往下分,多如牛毛。
這么多參數光靠人腦是調整不過來的,克隆飛行員也一樣,這時就該飛船主腦起作用了。它會根據飛行員的命令和當時的環境、用途,計算出最合理的參數。但主腦再智能也得受限,有些參數它是無從判斷的,還得飛行員來主導,它來配合。
所以說一艘飛船的飛行狀態、速度、機動能力、武器效率、防御強弱,設計參數只是個參考,飛行員和主腦的配合程度才是關鍵。
打個比方,如果讓洪濤此時去駕駛旺庫瓦的巡洋艦,即便上面的武器系統和防御系統比晚禮服號高幾十倍,最終勝利的基本還是克萊爾駕駛的晚禮服號。
就算她打不動巡洋艦的裝甲和護盾也能處于不敗之地,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洪濤毛辦法都沒有,只能靠主腦進行基本攻擊和基本防御。
“克萊爾小姐,讓你的學生少碰飛船駕駛,他會把我的起降平臺弄壞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洪濤好不容易和主腦達成了一致,意識里就傳來了暖男的磁性男中音。
“你的空間站早該裝修了!艾特,不要分心,他是在嫉妒你的天賦。”不管克萊爾的做派如何讓人不舒服,但她是個好老師,還很護犢子。洪濤既然成了她的雇員加學員,那就不能讓別人指責,有理沒理都得護著。
“嘿嘿嘿……起來了起來了!別告訴我,讓我自己找到增加驅動力的辦法……這個?這個?”
有了克萊爾的袒護,洪濤就可以不去管別人的態度了。仿佛回到了第一次摸車的時候,眼花繚亂、手腳失措,但還不讓別人提醒。用他的理論解釋,只有自己琢磨出正確途徑才能牢牢記住。
一艘護衛艦級別的小飛船,在洪濤的操作下愣是飛出了戰列艦的氣勢,搖搖晃晃七扭八歪忽高忽低,嚇得旺庫瓦和巴克忙不迭的駕駛著飛船躲出老遠,但還不敢離開,生怕洪濤一頭撞向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