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黑大個含怒又是一記左勾拳,就在對方雙手抱頭時,突然上前半步,抬起了右膝撞向洪濤的左肋。
別看盧瑟因長得五大三粗,打起來也是剛猛異常,但他真不傻,不光不傻還很有心計。對方到底挨了自己多少拳、哪些拳打實了、哪些拳只是看著熱鬧沒有實質傷害心里非常明白。
如果再這么打下去,拳頭的力道和頻率會越來越低,就算贏了也沒啥可光榮的。怎么才能速戰速決并給這個可惡的家伙造成最大傷害呢?不是防御嚴密的頭部,而是軟肋。
對方的軟肋顯然已經受傷了,只要再來下狠的,不僅能獲勝,還能讓斷骨扎入內臟。這才解恨,敢當面羞辱奧利家的人,必須是這個下場!
“艾特……不要!”就在洪濤雙手抱頭的同時,臺下突然傳來一聲尖叫。克萊爾大驚失色,她已經看出了盧瑟因的意圖,也知道這一膝頂上的后果。
“啊……撲通……”
可惜已經晚了,盧瑟因的膝蓋準確的頂在了洪濤左肋上,洪濤也隨之發出了慘叫,但并沒彎腰,而是和盧瑟因一起倒了下去。倒的方向還挺詭異,居然是向盧瑟因后方直挺挺的撲倒,盧瑟因也沒有做出后退維持平衡的動作。
倒地之后的局面更令人匪夷所思,原本已經搖搖欲墜的洪濤突然動作矯健了起來。雙腿飛快的插進了盧瑟因身下,兩只腳鉤在一起從背后鎖住了對方的腰。雙臂各絞著一條胳膊向上伸,最終在他自己頭部后面雙手交叉十指鎖緊。再用下巴死死頂住盧瑟因的后腦勺,把身體玩了命的伸展,慢慢向后彎。
盧瑟因上前半步頂膝的動作看起來是個殺招,可惜碰上個精通柔道的洪濤,殺招立馬就變了昏招,給了洪濤近身的機會。當年像王大力那樣的壯漢都不敢把身體平衡完全交出來,如今只剩下一條腿站立的盧瑟因怎么可能還站著。
膝蓋是頂到洪濤左肋了,不過力道沒發出來,因為洪濤也上前了半步,與其說是膝蓋頂肋部,不如說是肋部主動來頂膝蓋。雖然也疼,卻達不到重擊的效果。
上步的同時,洪濤的右腳已經勾住了盧瑟因的左腳腳跟,同時左手抄住了對方抬起來的右膝。根本不用多大力氣,只需放松身體,利用向前的慣性和身體重量,就足矣把對方撲倒在地。
到了地上,那就是柔道的天下了。沒經過長期訓練的人,猛的失去平衡時身體必然會采取防御措施,這些動作是不經過大腦的,叫做下意識。
然后盧瑟因必然會轉身防止后腦著地,洪濤就是利用這種下意識反應,借著壓在對方后背的力道,把早就預備好的整套動作執行下去。
這個動作還不是柔道本來的技能,它叫背絞,最初是由巴西柔術發明的,但真正用于實戰則是俄羅斯的桑搏,轉了一圈之后才又被柔道吸收。
被這個動作絞上,只能分兩個解脫步驟。第一就是想辦法翻身,只要能臉朝上就沒事兒了。第二就是想辦法掙脫兩把鎖中的一把,腳鎖和手鎖。如果讓兩把鎖都鎖死又翻不過來身,那就等著雙臂脫臼吧,誰來了也沒治。
從理論上講,一個柔道黑帶的女選手,如果完成了這套動作,就可以鎖死柔道紅帶同級別男選手。反關節這種技術為何被體育比賽排除,就是因為它容易傷人且不容易判定雙方實力,也不是靠力量能擺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