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個的出現改變了血祭者的命運,奧瑪.薩利庫薩,來自克魯夏族,是個堅定的武力反抗派。他和追隨者們在內部會議上突襲了其它教派的首領,在最短時間內成功建立起新的威信,第一次把血祭者團結了起來,有了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標。
地球上有句諺語,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換到新伊甸世界,這句話得稍微變變,叫做瘋子會武術誰也擋不住。
本來就有極端狂熱傾向的血祭者教義被薩利庫薩重新包裝定義之后,就可以把傾向兩個字去掉了,成了不折不扣的極端狂熱份子,另外還得加上個前綴,武裝。
從此之后血祭者決定再不忍氣吞聲了,在奧瑪的帶領下策劃了一次針對帝國海軍的突襲行動。活該命不該絕,此時帝國女王剛剛遇刺,自律無人機的入侵也如火如荼,帝國海軍武裝力量壓根也沒注意到一貫馴服的血祭者們會暴起反抗,附近基地的力量大部分被抽調走了。
前趕后錯,帝國政府的疏忽結讓薩利庫薩領導的行動大獲全勝,不光打敗了海軍基地里的后勤艦隊,還盤踞了整整半個多月,才帶著所有艦船和能拿走的設備撤往幽暗星域,成為一支**武裝力量。
血襲者的名號也是從這次突襲得來的,因為他們吸光了所有俘虜的血,只剩下一具具干枯的尸體,確實讓人毛骨悚然。
但在帝國神學理事會中,他們既不叫血祭者也不叫血襲者,而是被稱為狂熱者,估計是前兩個名字讓人很不舒服吧。
幾十年過去了,血襲者們經歷過大大小小無數次圍剿,但在薩利庫薩的領導下全部化險為夷,不光沒被打垮,反倒越戰越勇。
現在的血襲者已經不是一群無家可歸的逃犯了,他們占據了三個星系,建立了星門,有自己的基地、武裝力量和政府,儼然是個小國家。
后來又有七八個同樣受到各國政府打壓的宗教派別也逃到了幽暗星域,打算尋求血襲者的庇護。這時薩利庫薩又展現出他睿智的一面,既不愿讓自己的絕對忠誠的組織被外人滲透,又不想成為孤家寡人。
血襲者聯盟,這就是薩利庫薩的應對之策,他宣布所有被壓迫的宗教團體和個人都可以前往幽暗星域加入這個聯盟,團結在一起對抗那些褻瀆了神靈的異教徒。
這下血襲者的勢力立刻就得到了壯大,雖然后來者們不能進入星域的中心區,但有了血襲者這塊大牌子戳著,終于可以停下來喘口氣了。
即便這些人大多是極端宗教份子、罪犯和心懷鬼胎者,只是為了各自的生存不得不暫時聯合起來,談不上有多大生產力和戰斗力,對血襲者來說依舊是個好事兒。
有著這些小勢力分布在星域邊緣地帶,就像是一群天然的衛星,把血襲者的核心星系和帝國疆域隔離開,以后帝國海軍再想突襲就難上加難了。
而血襲者需要付出的無非就是一個稱號和一大堆無主權星系,甚至連建造星門的物資都不用全掏,誰想借用哪個星系修生養息,誰就掏一半建設費,以后每年還得繳納租金和維護費。
這筆買賣真不虧,那些星系本來就是無主權的,借著聯盟的機會弄來大筆資金修建了星門,主權上就等于屬于血襲者了,至少星門的控制權在血襲者手里。將來看誰不順眼,直接把星門關閉,對方除非再另造星門,否則就得困死在星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