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莎琢磨著剛才那一長串韓語估計就是這個意思,不過人家到底是不是韓國人不重要,口紅工藝杠不杠最重要。
于是關莎仔仔細細地試用實驗室里的樣品口紅,大體都滿意后,開口問了許多問題,杜晶則是毫不拿自己當外人,對架子上的瓶瓶罐罐東拿拿,西看看。
“對,單單這間房就可以把口紅生產出來,我們膏體配比調好了,放到模具里然后冷藏5分鐘就可以出小貨口紅,測試通過了,就可以把配方拿去工廠做大貨。”
張主任的介紹對杜晶而言是一種背景音樂,不過她確實目光掃過了房間里的冰箱,那臺冰箱居然跟她杜晶自己家的一模一樣……如果是這樣隨意的冷藏,豈不是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做出口紅?
“一種口紅大概有多少種成分的配比?”關莎問。
“帶上色粉的話,20種左右。”張主任回答,“制作口紅主要就幾個工具,先稱樣,稱完就溶,”張主任指著一個有刻度的透明容器,“主要是溶我們口紅里的三大原料,油脂、蠟和色粉,油脂跟蠟融合之后,我們把色粉用碾磨機去磨,然后把它們都攪在一起,全部搞勻之后就用模具去灌出來,當料底攪得比較稀,流動性比較好得時候就可以灌了,你們看,這樣灌……”韓國人邊說邊演示如何將調好的膏體原料灌入口紅專用模具。
灌好后,張主任把整個模具放入冰箱下層,在5分鐘的冷凍時間里,關莎又把之前問幾個老板的問題重問一遍,比如色粉是不是都依靠進口之類的。
“色粉都是進口的。”張主任說,“但其他大部分基礎原料,比如滑石粉,都是國內的,當然了,一些鋁氧化鋇和硅粉之類也是進口的。”
張主任還透露,早幾年韓國的化妝品80%均從中國進口,而中國不少工廠也會專門聘請韓國的專家,或者直接買他們的技術,國產第一化妝品牌葉桃渡,去年甚至與韓國合資開了公司。
“你們業內怎么評價這所謂國產第一的葉桃渡?”關莎饒有興趣地問。
“他們家東西……還好……”張主任這個“還好”說的很是勉強,好似憋了半天壞話最終出于良心還是忍著沒說一樣。
關莎不禁有些想笑,“什么叫還好?”
“還好就是還好啊,真的還好……”韓國人重復,“你不能說他家東西是爛的,就是中國普通工廠的生產水平,但跟國際大牌還是有距離的,不過差距也不是很大,價格嘛也比較親民,總之還算良心吧。”
“我聽說他們營銷很厲害。”關莎說。
“葉桃渡的運營是不錯。”張主任回答。
“是的,蕭總,葉桃渡今年沒賺到錢,還虧了,運營成本太高。”平行時間里,金權投資集團青陽分公司的馬鈺像一位男領導匯報道。
馬鈺面前這位總部空降而來的領導,其實年紀比馬鈺還小一歲,最令馬鈺感到不舒服的是,該領導看上去的樣子比她馬鈺小了四五歲。
此人英眉劍目,棱角分明,但眼神中透著與他這個年紀極不相符的深邃與從容。
他的職位高出馬鈺不只一級,他是金權的合伙人之一。
合伙人屬于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最高權力職位,主要負責尋找及評估項目,作出投資決定,代表風險投資基金在被投資公司的董事會中占據席位,并參與被投資公司的日常管理。
在金權投資集團,馬鈺不過是青陽分公司的一個小小投資經理,手下也就管著五六號人,而這個男人作為金權合伙人,此次出任的可是青陽分公司的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