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莎心懷忐忑地抓著手機,隨時等待微信消息,有事沒事就在雁子谷小區的門禁通道站崗,或者去不同的電梯上上下下,每個小時都溜去商超逛逛,回來時專挑一路車的經停站,反復欣賞她的“莎皇”牌無添加劑果凍色口紅廣告,并偷瞄周圍的行人有無將視線停在自己的廣告上。
很可惜,至少關莎自己觀察到的,除了電梯里的視頻廣告有人抬頭看了一眼外,其他類型的廣告模式完全形同虛設。
路人們不是在看手機,就是在看手機,連周圍說著話的熟人都很少抬頭看,誰還有功夫關注廣告?
廣告效果收效甚微,微信小程序銷量也隨之涼涼。
兩周下來,關莎一共只賣出去18支口紅,積壓的庫存還剩2982支。
莎光口紅定價是128元,因為關莎覺得自己原料用的都是最好的,本身定位也不是低端品牌,值得這個價,所以關莎兩周以來的總收入為:128*18=2304(元)
看到這個銷售額,杜晶笑到肚子差點抽筋。
工廠生產3000支口紅,每支10元,關莎花出去30000元,廣告費話69000元,生產與營銷總成本一共99000元,如果再算上關莎各種跑路費、吃飯錢與租房錢,早就超10萬元了。
故關莎此次創業,成功地用10萬元的代價換來了2304元的收入,真是“可喜可賀”!
但關莎自己不這么看,這10萬她覺得花得挺值。
銷售業績雖然慘不忍睹,但關莎總算用親身經歷驗證了一個道理:賣口紅能不能賺錢,關鍵看的就是營銷能力,別管你成本多低,毛利多高,能賣出去才是大爺!能賣出去才有資格說自己有做品牌方的資格!
這也解釋了為何國內這么多工廠明明生產工藝不差,但寧愿一輩子賺辛苦錢也不搞品牌,因為難和容易兩條路,他們選擇了容易。
歸根結底什么是品牌?
品牌不僅是一家公司的形象,經營者的態度,更是好的產品在時間上的積累與空間上的沉淀。
我們不難發現,縱觀所有行業,好的產品挺多,但好的品牌就那么幾個,因為愿意積累與沉淀的經營者,少之又少。
10萬元人民幣雖沒能讓關莎前路清晰,但至少給她排除了幾條完全不能走的路。
既然傳統廣告渠道沒效果,關莎決定試試目前大火的線上直播帶貨。
她之前也聽說大主播流量逆天,幾句“OhMyGod”、“好好看”、“我的媽呀!”、“Amazing”和“買它!”喊出去,幾分鐘就可以賣出上萬支口紅!
既然倪蝶本身聚焦的就是美妝行業,直播間觀眾全是關莎的目標客戶,且主播本身就是經過市場驗證的金牌推銷員,那還猶豫什么?
關莎摩拳擦掌,她看準倪蝶,也認同倪蝶公司這個業務經理的看法:直播推銷很適合消費者原先沒見過的、全新的品牌產品。
為什么呢?
因為在直播間,用戶大多都是懷著娛樂的心態看主播推銷,聽主播閑聊,沒有節省時間精力的意識,畢竟若這些人有,他們買東西一定會通過直接搜索而不是在直播間消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