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晶最后的這句話把關莎逗笑了,認識杜晶這么久,直到現在關莎都無法想像杜晶圍著一口鍋打轉的畫面是怎么樣的,一定非常滑稽。
研究如何改善火鍋配方得彎腰不停嘗味道吧?就跟做化學實驗一樣。
杜晶的個子很高,只要一彎腰,就會顯得有些佝僂,她以后都得過這種對外風光,對內佝僂的生活么?
杜晶往后的命運讓關莎開始同情起來,這對關莎自己而言是一種激勵,因為如果她不努力做她現在正在做的事,她就會跟杜晶一樣,從小到大都無法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軌跡。
這樣的軌跡不用長,只要一小段就好了,甚至哪怕最后被證明是完全錯誤的,她關莎也不后悔。
關莎骨子里還是有一種倔強,這種倔強讓她不屑于住父親在青陽給她買的那棟豪宅,當時她聽到父親在電話里跟她“報喜”的時候,她嚴詞拒絕了。
“爸爸,我已經25歲了,我想自己飛。”
雁子谷房檐再矮,等電梯的時間再久,沈儷每晚回來的關門聲再大,都是關莎自己選擇的天空,即便這片天空之下的天氣不是酷暑難耐就是狂風驟雨,但關莎飛著的時候都是快樂的,就是這種感覺:非常累,非常想放棄,時而還會想哭,甚至直接哭了出來,但就是快樂,非常矛盾的一種快樂。
開發出一套教材并不容易,至少關莎以前完全沒做過類似的事情,但好在房產投資群里幾萬條聊天記錄給了她不錯的方向。
關莎熬了好幾個通宵,把群友最關心的問題匯總起來,按照大家問題的先后順序,從易到難編排知識結構。
同時,關莎參考了很多現在市面上相關的房產投資類書籍,雖然這些出版書的大部分內容都過時了,但投資的思維邏輯變化不大,關莎看到有用的內容就摘錄下來作為借鑒,尤其值得借鑒的是書的排版和內容難度。
既然是教材,太難的知識點就要簡化,這樣才能讓翻開書的大部分人都看得懂。
由于不想長期盯著電腦看電子書,故關莎把能買的紙質書都買了回來,只不過出于省錢考慮,她做了一件連她自己都鄙視的事情。
關莎每把一本書看完,精華吸收完,就把書退回給商家。
這其實違背了她作為消費者的良心,但以她目前的創業條件,只能如此。
關莎翻書的時候動作非常小心,暫時不看了還會合上書并拿一疊厚厚的打印紙壓平整,盡她最大的努力讓一本書從開封到看完,幾乎跟新的一樣。
關莎除了自己獨立研究,還找了群里的專家幫忙審核,開小組會就開了不下十多次,有好幾次會開到有個律師餓得實在忍不了強行下線了。
關莎驚訝于自己居然不覺得餓。
說實話,她就算在當初備戰高考的時候都沒有現在的這種沖勁兒,以至于她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只可惜她實在沒時間寫回憶錄,要不然單單就這兩三周的生活她就可以出本書。